长江日报评论员秦孟婷
教育部刚印发通知 , 对加强教育APP管理推动与“双减”政策衔接提出明确要求 , 其中要求“拍照搜题”类的APP暂时下线 , 认为这是惰化学生思维能力、影响学生独立思考、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不良学习方法 , 此举引起争议 。
有人颇感不适 , 认为这是“一刀切” 。 一个人长期依靠搜题辅导作业 , 突然不让使用 , 不光学生不习惯 , 家长也不习惯 。 其实此举并非把路堵死 , 而是暂时下线 , 整改完成后才可恢复备案 , 目前已有多家拍照搜题APP做了调整 , 想获得答案也并非不可 , 只是要先得到家长、教师的允许 。 但不可否认的是 , 无论放开用还是限制使用 , 使用者心里无一例外都是想更快获得答案 , 节省思考时间 。
“拍照搜题”就是以结果为导向的 , 这当然会赢得用户的心 , 尤其迎合了应试教育的弊端 , 即在意“标答”而牺牲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 一道题不会了 , 立马搜一下 , 难题迎刃而解 , 短期内能刷大量题 , 皆大欢喜 。 这看似学习效率很高 , 实则是短视行为 , 轻看了独立思考的力量 。
用于“拍搜”的大多是数学学科 , 而数学强调思维的训练 , 能力在不断地遇挫和试错中提升 。 一些难点、堵点恰恰是成长的契机 , 也是值得人回味的学科魅力 。 但“拍照搜题”的本质是不容错误 , 回避弯路 , 表面是技术驱动学习 , 实则常造成借机偷懒 。
在忠实用户眼中 , “拍照搜题”就像是一片汪洋大海 , 任何学科答案都能去“捞一捞” , 甚至那些没有“标答”的题目也要“捞” 。 拍照搜题APP中不少答案和解析是错的 , 有些题本来有多种解法 , 却在大量搜索中被强化固定为只有一两种 。 这种“海量”并不是对人的思维的解放 , 反而使人“坐井观天” 。
以教育的长远眼光看 , 对智力的培养不能靠走捷径完成 , 而思维遇到弯路也是有价值的 , 因而“拍照搜题”是否合理、该如何使用等问题 , 当然是值得好好掂量一番的 。
【编辑:丁翾】
【深圳市|“拍照搜题”的本质是堕化思维|长江评论】更多精彩内容 , 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
推荐阅读
- 招聘|学历重要还是能力重要?
- 教师|北大韦神“真实处境”跌下神坛,学生退课,班级人数不到10人
- 安徽|海南一大学生不知安徽省会,连猜两个都不对,直接“得罪”两个省
- 考研|“考研初试第三被刷,只因没提前联系导师”,知情人道出其中实情
- 基础教育|又一“铁饭碗”招聘,工作稳定福利好,有望拿50万安家费和补贴
- 考试|“考第一请吃海底捞”,考试成绩出来后,老师感叹:是给自己挖坑
- 教育部|终于轮到高中生“减负”了,教学进度将大幅调整,教育部已有通知
- 质量|学校有规模,教育才有质量,解决乡村“麻雀小学”问题,刻不容缓
- 讲座|贺昌中学·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共同举办“以美育人”高峰论坛
- 教育部|吕梁市教育局通知:做好寒假期间“双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