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四学生补星莹登上新浪微博热搜榜,以“49个满绩,发SCI论文,拿竞赛国奖,担纲企业项目主力”的全能表现保研清华大学,引发网友“顶格学霸姐”的称赞。谁能想到,补星莹求学的这个专业,在几年前刚刚经历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12月20日中国教育报)
“顶格学霸姐”竟然来自三年前岌岌可危的专业,这本身就是高等教育改革的生动寓言。2018年,杭电宣布“将砍掉53个专业中的11个低效本科专业”,“砍专业率达20%”的做法引起广泛关注。与此同时,剩下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在“砍专业”大潮下也感受到了迫在眉睫的危机。回头看来,从当年优化专业布局果断砍专业,到如今专业布局更合理、表现更硬核,这背后是“让专业香起来”的需求在发力,本质上说,还是学科专业走上“改革自强之路”的逻辑在说理。
高校专业设置,有两个心照不宣的积弊:一是易生难死,开设了的专业很少有主动“寿终正寝”的;二是痴迷风口。新专业成了“追风少年”,罔顾能力和前景,只图占位和跟风。主动砍掉“低效本科专业”已经很不容易,更不要说常态化对所有专业效能进行动态跟踪考核。从这个意义上说,杭电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本身或许就是“鲶鱼效应”的获益者。学生因综合实力出众而“出圈”,是专业“化危机为动力,从濒危到强劲”改革的缩影。这背后,是科研育人、专业育人、实践育人的澎湃动力在赋能。
专业是本科教育的压舱石,育才是专业建设的命根子。此前,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的通知》,明确提出“优化高校学科专业布局,及时减少、撤销不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显然,不仅教育主管部门要审计考核,每个学校都该有笔明白账,让学科专业建设更实在些、更高质量些。
【寓言|“顶格学霸姐”,一则专业自强的寓言】一句话,学生要努力,专业更要自强。南通 邓海建
推荐阅读
- 招聘|学历重要还是能力重要?
- 教师|北大韦神“真实处境”跌下神坛,学生退课,班级人数不到10人
- 安徽|海南一大学生不知安徽省会,连猜两个都不对,直接“得罪”两个省
- 考研|“考研初试第三被刷,只因没提前联系导师”,知情人道出其中实情
- 基础教育|又一“铁饭碗”招聘,工作稳定福利好,有望拿50万安家费和补贴
- 考试|“考第一请吃海底捞”,考试成绩出来后,老师感叹:是给自己挖坑
- 教育部|终于轮到高中生“减负”了,教学进度将大幅调整,教育部已有通知
- 质量|学校有规模,教育才有质量,解决乡村“麻雀小学”问题,刻不容缓
- 讲座|贺昌中学·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共同举办“以美育人”高峰论坛
- 教育部|吕梁市教育局通知:做好寒假期间“双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