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差|如果知道这个,我们与孩子之间的冲突可能会少很多


偏差|如果知道这个,我们与孩子之间的冲突可能会少很多
文章图片

图源:视觉中国
你一定感受过这样的场景 , 在一些孩子集中的地方 , 尤其是一些公共场所 , 家长们彼此之间不太熟悉 , 孩子们如果发生了争吵 , 有些家长们就会从后面扑出来 。
等孩子稍大一些 , 上了幼儿园 , 家长群里也会经常炸锅 。 某位家长会在一片祥和之际 , 突然跳出来 , 声色俱厉地指责某个小孩把他家孩子给打了 。 孩子打人的家长直接社死 , 低声下气 , 道歉不断 。 也有家长抛出证据 , 情况反转 , 啪啪打脸 。
到了小学一二年级 , 这样的情况还在继续 。 能持续到什么时候呢 , 这太不好说了 , 想想王某宏的爸爸 。 我认识一个朋友 , 她家孩子二年级了 , 和同学闹矛盾 , 两个孩子动起手来 。 孩子奶奶不由分说 , 直接上手去打朋友孩子 , 而且还是两次 。
为什么家长总是那么喜欢护犊子 , 那么相信自己的孩子 , 同时又习惯以最坏的恶意去推测别家孩子和家长呢?
这其实就是“基本归因偏差(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 。
基本归因偏差是人际关系的毒药 , 如果没有看清这个归因偏差 , 就会影响咱们的各种关系 , 比如亲子关系、邻里关系、婚姻关系、同事关系 。 有这么夸张嘛 , 一起来看看 。
当问题出现时 , 为什么习惯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别人
“基本归因偏差”里有一个偏差叫做“行动者-观察者偏差” , 能很好地解释为什么孩子打架 , 家长之间容易发生矛盾 。
当我们作为观察者(观众)的时候 , 很容易会把他人的行为(行为发生者)归因于他人的人格特质 , 而当我们是行为发生者时 , 则很容易把我们行为的发生归因到情景因素中 。
也就是说 , 如果别人做错了一件什么事 , 我们会认为他之所以做错 , 是因为他这个“人”不行 , 但是我们自己做错了事情 , 就会给自己找各种外在原因 。
比如我们迟到是因为孩子早晨太闹了 。 但是别人迟到 , 我们就会觉得是这个人不行 。 这就会影响到同事之间的关系 。
外出用餐 , 孩子爸在那里看手机 , 你特生气 , 认为孩子爸太不尊重人了 。 但是你看手机的时候 , 你就会说 , 我这是在处理工作上的事情 , 怎么了 。 看看 , 是不是这样的归因偏差很容易让夫妻相处不愉快呀 。
同样 , 孩子之间闹矛盾 , 有些家长不认为自己孩子有问题 , 而是认为别的孩子太坏了 。 所以就会把这种孩子们之间发生的小矛盾闹大 , 认为别的孩子是在欺负、霸凌自己的孩子 。
“行动者-观察者偏差”是怎么发生的 , 那是大脑在偷懒
为什么会出现“行动者-观察者偏差”这种归因错误呢?那是因为 , 人是认知吝啬者 , 人类大脑喜欢简单 。 在一件事情的发生过程中 , 什么简单 , 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很容易被注意到 , 这对观察者来很简单 。
什么复杂呢?行动者的那些“看不见”的环境、角色、情境压力等外部条件就很繁多 , 分析起来就很复杂 。
于是我们(观察者)就自动忽略了这些外部因素 , 而过多地强调(行动者的)个人原因 , “行动者-观察者偏差”就这样产生了 。
对于观察者来说 , “他”心中的处事原则是这样的:别人有别人的特征 , 而我们有我们的情境 。
归因决定了我们对待孩子的方式
家长如果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归因偏差——“行动者-观察者偏差” , 孩子做了一些错事 , 我们很容易就会以观察者的身份 , 将问题的原因直接归结于孩子本身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