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这个街道大学数量全国第一!利用校友资源,他们这样做

12月24日下午,2021学院路校友创新论坛在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举办。这是海淀区学院路街道建设环高校“三带一节”创新街区生态体系的重要内容。论坛上公布了首批26名“学院路创新合伙人”名单。
高校多、科研院所多是学院路街道一大特色。街道辖区内光大学就有6所: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堪称全国之最。多年来,学院路街道一直致力于打破高校之间的壁垒,促进资源在高校之间、高校和属地街道及社区之间共享。
作为这项工作的最新进展,论坛上首次发布了学院路环高校“三带一节”创新街区生态体系。即围绕高校科技创新资源、专家人才优势、校友感情纽带,打造学院路环高校“三带一节”创新街区生态体系,推动原始创新策源、科技成果转化、资本产业赋能、校友经济培育、城市慢行系统,塑造学院路创新文化,营造国际化创新生态,推进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和首都国际人才社区建设,探索城市创新街区样板。“三带一节”即“环高校国际科创带”“环高校校友文化带”“环高校慢行系统带”和“学院路城事创新节”。
论坛上公布了首批26名“学院路创新合伙人”名单。包括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副院长李纪珍,中国科学院北京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副主任、中科智汇工场董事长崔常男,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监事长、中国驻比利时使馆原科技参赞韩丽娟,创新工场合伙人张丽君,UCL伦敦大学学院北京校友会主席张劲草等。
活力校友圆桌环节上,韩丽娟、张丽君、张劲草共同围绕“活力共享的国际化校友经济”主题进行讨论,对打通“母校、校友、城市”三者关系,形成三方共赢的创新共同体、合作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建言献策。
在创新策源校长论坛环节,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钱学军、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副校长刘波、北京科技大学副校长王鲁宁、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校长段翔、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程武、北京语言大学副校长张宝钧针对高校更好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国际校友文化交流、创新合作等方面展开交流。
论坛还邀请学院路老、青两代校友深情讲述在学院路的青春岁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石化科技委资深顾问汪燮卿谈及在北京石油学院度过的学习时光时感慨万千,如今虽已耄耋之年,但仍心系科研事业发展。中关村人居环境工程与材料研究院、中国建筑材料工业规划研究院应用技术开发研究院院长赵金平以肺腑之言寄语莘莘学子,要怀着建设祖国、奉献社会的赤诚之心,凝聚青年校友力量,共同助力实现中国梦。
北京这个街道大学数量全国第一!利用校友资源,他们这样做】“长期以来,海淀区学院路街道十分关心支持辖区高校创新创业工作,在改善办学条件、维护安全稳定、开展环境治理、做好疫情防控、提升基础教育、加强社区建设等方面给予了有力的支持。”北京林业大学党委书记王洪元说。他提倡环学院路各高校要始终把服务辖区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作为重要使命和重大责任,充分发挥高校自身学科特色,发动全体师生校友积极参与学院路环高校“三带一节”创新街区生态体系建设,对城市创新街区样板探索提出建议、作出贡献,汇聚起打造现代化强区、高品质海淀的蓬勃力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