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双减”后 科学实践课如何做好“加法”

在博物馆开展科学探究 , 就应该基于展品藏品资源设计课程 , 借鉴学校课程标准来设计教学目标 , 并采用适当的教学模式 。 毕竟 , 学校的课程标准是全国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精心研究出来的 , 博物馆的教学人员拿来做参考 , 可以更为精准地设计教学活动 。
◎本报采访人员 张盖伦
要如何利用博物馆里的一件赫氏近鸟龙展品给孩子上课?近日 , 在科技日报与故宫联合主办的“文化与科技融合教育创新实践研讨会”上 , 北京自然博物馆科普教育部主任赵洪涛对此展开了层层分析 。
他说 , 要传递的第一层信息 , 就是展品的体型、颜色和分类;第二层信息 , 则可以告诉孩子们科学家是如何通过假设、猜想和类比等方法复原其羽毛颜色的;当然 , 还有第三个层次 , 就是该展品给我们带来的启示——赫氏近鸟龙复原模型的更新 , 告诉我们人类可以通过相关证据 , 对远古时代的世界进行还原 。 随着新证据的出现 , 科学概念会被进一步修正 。
这三层信息 , 其实也对应着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 。
前不久 , 教育部和中国科协联合部署利用科普资源助推“双减”工作 。 相关通知中强调 , 各地各校要以“走出去”的方式 , 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就近分期分批到科技馆和各类科普教育基地 , 加强场景式、体验式、互动式、探究式的科普教育实践活动 。
“双减”已经落地 , 科学实践类活动要如何更好地开展呢?
利用科学探究培育学生科学思维
经过多年实践 , 赵洪涛认为 , 科学探究其实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良好途径 , 而科学思维 , 正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所要求的内容之一 。
【设计|“双减”后 科学实践课如何做好“加法”】科学探究从问题出发 , 提出质疑 , 制定计划 , 通过实验、观察等基本科学方法获取证据 , 通过归纳、演绎、分析等科学思维方法对证据进行分析 , 推理得到结论 , 公开探究结果并接受质疑 。
在博物馆开展科学探究 , 就应该基于展品藏品资源设计课程 , 借鉴学校课程标准来设计教学目标 , 并采用适当的教学模式 。 毕竟 , 学校的课程标准是全国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精心研究出来的 , 博物馆的教学人员拿来做参考 , 可以更为精准地设计教学活动 。 那么 , 博物馆的优势是什么呢?赵洪涛说 , 它提供了一个更为沉浸的环境 , 可以开展体验式教育 。
目前常被应用到探究式学习中的教学方法 , 叫“5E教学法” , 即遵循吸引、探究、解释(即结论)、迁移和评价这5个步骤展开 。 赵洪涛看到 , 很多博物馆在设计教学活动时 , 会停留在得出结论的环节 , 缺失了后面的迁移和评价环节 , 这是一种遗憾 。
北京自然博物馆设计了一门课程 , 叫“龙鸟之争” , 重现了当年科研人员对中华龙鸟究竟属于鸟类还是恐龙的争论 。 整个过程中 , 他们借助教具辅助教学 , 让学生可以观察和实践;采用小组学习制度 , 让学生能够展开讨论;还制作了课程单 , 一步一步引导教学 。 赵洪涛说 , 设计这样的课程就是希望学生能大胆质疑 , 从不同视角提出研究思路 , 并在小组合作中 , 形成尊重事实、乐于探究 , 并与他人合作的科学态度 。
找到历史文化与科技之间的关联
自然博物馆 , 科学性质本身就强 。 那么 , 在拥有厚重历史的故宫博物院 , 又该怎么开展科普教育?
研讨会上 , 故宫博物院办公室主任、宣教部主任果美侠说 , 在做科普研学项目时 , 他们也尽力在历史文化和科技之间寻找关联性 。 在科普研学方面 , 故宫开发了15套课程 , 分成建筑与工程、装饰与设计、藏品与陈设三类 。 紫禁城的桥、石子路、大水缸以及脊兽都成为科学探究的对象 。 “在这样的科普研学课程当中 , 我们希望以历史文物藏品为依托 ,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 比如说观察、分析、比较、推理演绎、分类、联想、辩证等综合能力 。 ”果美侠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