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来说一说已经推出多期的“童书新品书单”和“主题书单” 。 这两个书单大部分是根据出版社发来的童书信息进行选品和策划后推出 。 书单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图书宣传方式 。 但即使你是童书从业者 , 如果你比较过不同平台的书单 , 特别是年底的各家榜单 , 都会发现重复出现的童书很少 , 大部分童书都很陌生 , 你读过和了解的童书就更少 。
因为市场上的童书太多了 , 童书的常规操作是根据渠道来定位销售 , 而渠道就像一个个封闭的微信群 , 一本书不在所有渠道引爆就不会变成众所周知的图书 , 读者很难有站在泰山一览众山小的全局视野 。 更多的陌生感也代表着潜在的不信任感 , 所以童书的购买者往往更愿意选择已经具有市场口碑的旧书 。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 , 图书类型、气质和功能上的差异之大不亚于社会的阶层差异 , 每种类型根据年龄段又可以再细分出很多类 。 不管怎样选品都难以穷尽所有童书 。
筛选海量的信息也会产生这样一种感受 , 极度优秀和极度糟糕的童书并没有很多 , 大部分童书都处于中间位置 , 品质不相上下 , 在等待着被推向市场 , 遇到与它们个性相契合的读者 。 往往是背后的营销力量决定了一本书有多少人会看到它 , 看到它的人越多 , 愿意购买它的人就越多 , 最终销售数据就变成了这本书很优秀的证明 , 但其实只是因为更多人看到了它 。
在书单的筛选过程中也发现在“幼小衔接”焦虑的刺激之下 , 桥梁书比绘本更为家长所需 , 却在市场上难以一眼识别 。 桥梁书是引导孩子从亲子共读走向自主阅读的童书 , 但一本书是否是桥梁书很难界定 , 也有大量的绘本未标注“桥梁书” , 却很适合作为桥梁书 , 但被标注3岁孩子适读 , 被低龄孩子的父母买回去后发现孩子根本读不懂 。 当然还有许多童书是从孩子到成年人都适读的 , 却也因为孩子还暂时读不了家长就觉得买亏了 。 所以只是从年龄上来对童书进行分类对于家长选书的指导意义并不大 , 童书是一个从创作到制作成书每一个环节都十分专业的领域 , 尤其是在原创绘本已经发力的市场环境下 , 童书知识需要慢慢地从专业走向大众 。
相比桥梁书 , 大量的青少年小说更是处于不被看见的境地 , 即使有专家和奖项来背书 , 也很难扭转上市即被打入冷宫的命运 。 且不谈在选题策划和营销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 单从书评角度来说 , 青少年小说的阅读门槛更高 , 阅读时间更长 , 书评写起来更困难 , 愿意写书评的人比给绘本写导读的人少得多 。
所以未来我们也想尝试推出一个青少年文学的试读专栏 , 选出图书(包含桥梁书)中部分精彩的章节 , 请读者先阅读书里的内容 。 正如在“小童书群”里所展示的那样 , 当一本好书的内容能被连贯看到时 , 它便能获得更多的青睐者 , 反之当一本不那么好的书的内容也能被连贯看到时 , 喜欢它的人就会减少 。
创造一个自由交流的平台 ,
从理性的讨论中获得教育上的启发
专家和儿童文学研究者 , 就如上面提到的专栏作者一样 , 哪怕并没有涉猎太多的童书 , 他们也知道如何阅读一本童书 , 选择哪位作家的书来读 , 从哪些方面解读才能深谙其精髓 , 以及怎么判断童书的内容是否值得阅读 。 但在童书的消费市场上 , 却是数量庞大的各年龄段孩子的家长们面对海量的童书不知道如何取舍 , 还有相当多的人在做父母之前自己都不怎么读书就猛然被投进了一个巨大的图书池 。 他们对童书的认知相对浅显 , 甚至较为滞后 , 购买童书更多是出于实用主义目的 。 迫于生存的压力 , 市场上又有大量的童书无论是从策划方向还是宣传语撰写上都在迎合家长育儿的焦虑心理 , 导致家长又强化了阅读的功利性 , 一面计算着商家的促销政策 , 一面琢磨着最大程度保值的选书方法 。
推荐阅读
- 马嘉祺|马嘉祺二战高考,在被众人“调侃”之后,这次很可能一雪“前耻”
- 事情|老外问“Are you there?”,真的不是问“你在那吗”, 而是问...
- 信息|双向发力破解留学人员就业难题
- 第一小学|博兴县第一小学在学生中掀起寒假运动热潮
- 幼儿园|男生宿舍“复习”照片火了,健壮的身躯实在诱人,网友:缺宿友吗
- 维修|把专业和课堂建在“产业链”上
- 在未来|北京鼎石学校心理顾问傅晶:“韧劲十足”的孩子,才能在未来走得更远
- 教师|2022考研数学是否为历年最难?难在哪里?
- 职业教育|学霸都在偷偷用!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技巧,吃透不丢分!
- |“哈佛女孩”现状曝光:曾在19岁月入5万,如今是普通中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