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发的发源地


假发的发源地

文章插图
通过很多古装电影或者影视作品,古代美女最大的特点就是一头乌黑的长发 。但不是每个人都会有完美的发质 。在古代,人们也有脱发的烦恼,或者头发不够多,支撑不了华丽的造型 。所以假发成了男女老少的必备 。那么假发在中国的历史是怎样的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 。
在中国历史上,关于假发的最早记载来自中国最早的诗集《诗经》 。《诗经·国风》里有一句诗“君子白头偕老” 。名字听起来很浪漫,但它实际上是一首讽刺魏的妻子宣姜的诗 。这首诗反复赞美宣姜华丽的衣装和美丽的容貌,用来反衬她的品行不端 。
有句话说:“卷发如云,我鄙视(dí) 。”意思是宣姜头发浓密如云,不需要假发装饰 。在魏生活的春秋时期,假发已经有了自己的专有名词 。
在战国汉代墓葬中,出土了一批假发,其中最著名的是西汉辛追墓 。墓主人辛追不仅头上戴着假发,在随葬品中的双层九子骨灰盒中还有备用假发 。
到了唐代,假发的使用和需求达到了一个高峰,这和当时的审美有关系 。从绘画和陶俑上可以看出,唐代仕女的发型非常多样,发髻较高,整体造型饱满 。从字面上看,汉代有一种“城中高髻,四角足”的风气 。到了唐代,“一脚入城,不做妾髻”,假发已经相当流行了 。
唐墓出土了多种样式的发髻,有的是纯木质,内衬麻布,缠绕鬃丝定型 。女性通常灵活运用假发,有的直接扎一个成品发髻,有的把真假假发混在头发里形成一个整体,让人分不清真假 。
元代女性流行发髻,用头巾包裹 。到了明代,演变成用丝网编织成锥子状的发套,称为发髻 。发髻的材料有金、银、铜、铁、马毛、真发、布和纸等 。一整套首饰戴在发髻上有明确的规格 。除了发髻,明代妇女还戴着普通的假发 。宁公主出土时,头上戴着一块缝在布上的假发片,以遮盖秃顶 。
清朝时期,满族女子发型是电视剧中常见的旗号,也叫两种发型 。起初,它们是用真头发做的 。随着旗头的增加,假发也逐渐加入;到了清末,“大翅膀”发型直接换成了硬板 。据说慈禧太后头发很秃 。除了她的大翅膀,下面的头发是假发片做的,但在照片上完全看不出来 。
唐朝的时候,人们用木头做发髻,而到了明朝,就有了网兜 。最常见的是将动物鬃毛,如猪毛、马毛等染色,然后编织成所需的形状 。
有些假发直接用真发,但真发很少 。古人看重自己的头发,不会轻易剪 。他们因为某种原因把头发剪了之后,会留着,以后当假发用 。
另一种情况是,贫穷的女人会卖掉她们的头发来换取银子 。南北朝时,《世说新语·原宪》中记载了一个故事 。晋朝有一对母子,家境贫寒,他们的儿子陶侃年轻时野心勃勃 。他们县里有个德高望重的人,叫范逵,被大家推荐为孝廉,也就是被推荐到官府任职 。
有一次,范逵来陶侃家投宿,那是一个大雪纷飞的冬日,而陶侃家四面都是墙,范逵的仆从、马匹众多 。于是陶侃的母亲詹氏对陶侃说:“你就上前线呆着吧 。我自有办法 。”
詹把自己的长发剪掉,做成两个假发,改了几米 。她还把家里一半的柱子砍倒当柴火,把睡觉用的草席砸碎喂马 。陪同她的客人和仆人受到了很好的款待 。
范逵听说了这个情况,感叹道:“没有这样的母亲,不可能生下陶侃这样优秀的儿子!”范逵走后,他母子陶侃的名声广为流传 。后来陶侃被举荐为孝廉,成为晋代名将 。陶侃的母亲詹氏,与孟母、欧母、婆婆齐名,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四贤母”之一 。
三国志的记载 。记载朝鲜半岛历史的《新罗本纪》记载新罗四次向唐朝进贡 。仅开元十八、三十一年,新罗缴纳的毛款总额就多达180两 。大概是因为汉人受儒家思想影响,不轻易刮胡子,所以外国人没有这种约束 。
【假发的发源地】从这一方面可以看出当时的唐朝需要多少假发 。说所有女人都戴假发可能不为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