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书不厌百回读 , 熟读深思子自知 。——苏轼25.古人谈读书一、背课文、注释 , 并翻译大意 。1.《论语》知之为知之 , 不知为不知 , 是知也 。知道就是知道 , 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 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 。敏而好学 , 不耻下
旧书不厌百回读 , 熟读深思子自知 。
——苏轼
25.古人谈读书
一、背课文、注释 , 并翻译大意 。
1.《论语》
知之为知之 , 不知为不知 , 是知也 。
知道就是知道 , 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 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 。
敏而好学 , 不耻下问 。
聪明而又好学 , 不以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
默而识之 , 学而不厌 , 诲人不倦 。
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 , 学习不觉得满足 , 教诲别人不知道疲倦 。
我非生而知之者 , 好古 , 敏以求之者也 。
我不是天生就有知识的人 , 而是喜爱古代文化 , 勤勉求学获取知识的人 。
学如不及 , 犹恐失之 。
学习就像追赶什么似的 , 生怕赶不上 , 学到了还怕丢失 。
吾尝终日不食 , 终夜不寝 , 以思 , 无益 , 不如学也 。
我曾经整天不吃饭 , 整夜不睡觉 , 用来思考 , 结果没有长进 , 还不如学习呢 。
2.《训学斋规》朱熹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 , 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 , 则眼不看仔细 , 心眼既不专一 , 却只漫浪诵读 , 决不能记 , 记亦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 , 心到最急 。心既到矣 , 眼口岂不到乎?
我曾经说:读书讲究“三到” , 叫作心到、眼到、口到 。心思不在书本上 , 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没有专注一致 , 却只是随意诵读 , 那么一定不会记住 , 就算记住了 , 也记不长久 。这三到中,心到最重要 。心已经到了 , 眼和口难道会不到吗?
二、课文让我们知道了那些学习态度和方法?
1.《论语》
以诚实的态度对待学习 。
聪敏勤学 , 谦虚 , 不以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
学习不知满足 , 教诲他人不知道疲倦 。
好学勤学是学习成功的两条经验 。
学习要有进取心 , 不能懈怠 。
要懂得学思结合 。
2.朱熹《训学斋规》
读书要专心致志 , 做到心到、眼到、口到 。三到之中 , 心到最重要 , 用心思考 , 自然就会看得仔细 , 也会读的正确并记忆犹新 。
三、多音字 :识
博闻强识 默而识之 认识 识字
四、其他
1.《训学斋规》的中心句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 , 谓心到、眼到、口到 。)
2.为什么心到最重要?(心不在此 , 则眼不看仔细 , 心眼既不专一 , 却只漫浪诵读 , 决不能记 , 记亦不能久也 。)
3.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 , 说说课文对你的启发 。
某某句话对我有启发 , 我们读书的时候应该怎么样 , 不该怎么样 。只有这样才能怎么样……
示例:第二篇短文对我有启发 。读书的时候心不在焉 , 会降低学习效率 , 不能很好地理解所读内容 。因此读书的时候一定要做到“心到、眼到、口到” , 这样才能把学的知识记牢 。
4.主题归纳
l 第一篇短文出自《论语》 , 表现了古人谦虚求学、学而不厌、勤奋好学的学习态度和默而识之、学习结合的学习方法 。
l 第二篇短文是朱熹总结的读书方法即读书三到:心到 , 眼到 , 口到 。
五、生字组词
l 耻 扯 址 (耻辱、拉扯、地址)
l 悔 侮 诲 (后悔、侮辱、教诲)
l 诵 涌 拥 桶 颂 (吟诵、汹涌、拥抱、木桶、歌颂)
l 岂 启 (岂止、启发)
26.忆读书
一、本文是一篇叙事散文 , 作者冰心按时间顺序 , 回忆自己从四岁起直至八十多岁 , 长达八十年之久的读书经历 , 以及多年的读书经验、选书的标准和读书的方法 , 表达了“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读书好 , 多读书 , 读好书”等感悟 。
推荐阅读
- 藉的拼音和组词藉的拼音和组词及释义
- 艘的组词艘组词是什么呢
- 词语搭配是什么意思 词语搭配具体是什么意思
- 人生若只如初见解释一下这个词的意义 人生若只如初见解释
- 关于春天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关于描写春天的四字词语
- v英语代表什么词性 pron什么词性
- 累的拼音和组词累的拼音与组词
- 得过且过的反义词「得过且过的反义近义词是什么」
- 包含大通g50plus的词条
- 古诗 关于夏天的诗词 关于夏天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