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乐府诗有


汉代乐府诗有

文章插图
汉代乐府诗定义:汉代乐府是指音乐机构 。除了把文人所唱的歌、曲制作成乐谱,制作和播放新的歌、舞外,还到处征集汉人的歌、词 。《韩曙·文艺志》记载:“自萧武帝立乐府而采歌谣,代之以赵、秦、楚 。都觉得悲喜交加,生于物 。他们还可以观察风俗,了解厚厚的云层 。”汉武帝的诗集,既是为了考察人们的隐居生活,也是为了丰富乐府的音乐以供娱乐 。
魏晋六朝时期,乐府由一种机关的名称变为一种音乐诗体的名称 。继《诗经》和《楚辞》之后,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了一种新的诗歌样式——乐府 。它曾经光芒四射,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有机组成部分 。指唐代批判现实的讽刺诗 。宋元以后又称为词,屈为乐府 。
“乐府”原是官署的名称 。它负责作曲、培训乐师、收集诗歌和歌谣供朝廷在祭祀和盛宴时演唱,并观察当地的风土人情和观察政治得失 。中国的诗歌收藏制度历史悠久,夏树尹正就有诗歌收藏的记录 。流传至今的《诗经》原本是政府出版、社会认可的标准选本 。
春秋以后,礼崩乐坏,争斗不休,集诗制度无法实行 。到了秦朝,统一时间很短,一切都是废墟 。虽有乐府衙门之名,仍不采诗 。汉秦制度继承,经济萧条,乐府当局只能学旧,不进则退,勉强维持 。经过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到汉武帝时,国力已经大为强大,就是扩大乐府规模,夜读诗 。
东汉时期,集诗成为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光武帝曾“求百姓听民间故事”,皇帝派使者“微服私访,到各州各县听民间故事” 。这种风尚在南北朝时沿袭 。到了萧时,“乐府”已由府名转化为诗体 。刘勰《文心雕龙》除明诗外,乐府中还有专门的一章 。
昭明文选、许翎鱼台新诗也开辟了乐府专栏 。其中既有文人的诗词,也有民间的歌诗,即凡是音乐之后能唱的歌诗,都称为“乐府” 。在这两种诗歌中,民歌和诗歌是精华,文人诗词是在民歌和诗歌的甘露下萌发成长的,所以要高度重视民歌和诗歌 。
【汉代乐府诗有】北朝在战争的间隙所奉行的诗歌采集制度与汉朝是一样的 。郭茂谦的乐府诗集《梁古交横吹》中保存了一些北朝乐府民歌,有的是汉文,有的是译作 。虽然只有六七十首,但内容深刻,题材广泛,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充满了奔放的精神,与南方大相径庭,呈现出另一种民俗风情 。
由于北方各族统治者长期混战,反映战争的题材更多 。他们有的描写战争和徭役带来的苦难,有的赞美野性的尚武精神 。尤其是热情歌颂木兰女扮男装,代替父亲参军的《木兰诗》,更是一个传奇人物 。与古诗《为焦仲卿妻》一起,被称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玉” 。汉六朝乐府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直接影响了中国诗歌的面貌 。不仅开辟了五言诗的新领域,而且对七言诗、唱法乃至节欲都起到了桥梁作用 。
新乐府
新乐府是指唐人自行创作的乐府诗 。初唐乐府诗大多沿用旧乐府诗,但也有少数创作了新乐府诗 。乐府,这类新话题,到了杜甫那里有了很大的发展,“即名文章,无所依” 。袁捷、魏、戴树伦、顾匡等 。也有新的乐府作品 。他们可以说是新乐府运动的先驱 。安史之乱后,唐朝衰落 。到了贞元、元和年间,社会危机进一步暴露,一些有识之士对现实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希望革除弊端,中兴王朝 。反映在文坛上,出现了韩愈、柳宗元倡导的古文运动和白居易、元稹倡导的新乐府运动 。
元和四年(809),沈李先写《新乐府》诗二十首,赠元稹 。袁元和写了12首诗《李和学书乐府新题》 。后来,白居易写了50首新乐府诗,正式标注了“新乐府”的名称 。就这样,声势浩大的新乐府运动拉开了序幕 。作为一场诗歌运动,新乐府的创作不仅限于写新乐府,也有古乐府 。但古题虽用,却能创新,体现了诗歌创新的方向 。新乐府运动的基本宗旨是“文章要及时写,歌诗要为物写”(白居易《九书同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