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感文化的定义


乐感文化的定义

文章插图
“乐感文化”是李泽厚提出来的 。它既是对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高度概括,又是一种深层的“文化-心理”结构,是对中国诗歌智慧的细致总结 。
在李泽厚看来,中国的“乐感文化”不同于西方的“负罪感文化”和日本的“耻感文化”,是我们民族特有的文化格局 。“乐感文化”以“一个世界”为立足点,“情感本体”为核心,关注个体的感性生命,强调自强不息的精神,关注世界幸福和人际和谐 。是一种注重人性修养,追求人性完美的文化 。
论语作为儒家经典,不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在中华民族国民性的塑造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是对“委身于道”、“倚重于德”、“兴于诗”、“立于礼”、“徜徉于艺”、“成于乐”等“学成人”过程的提醒什么是《论语》中的“乐感文化”?
一、“乐在其中”的人生精神[h/]《论语·乡党》说:“马厩烧了,孩子退庭,说:‘害人吗?’不要问马 。“马厩里着火了 。从朝廷回来后,孔子先问“你害人了吗?"他没有问马,而是本能地问人怎么样了,有没有伤亡 。可见师父尊重个体生命的价值,这也是原因之一 。
其次,《论语》中的“乐生”精神还体现在对人的毅力和韧性的强调 。《子涵》云:“寒则知松柏衰 。”其实这是在提醒我们,只有在冰雪严寒这样的恶劣环境中,才能最大程度的磨砺意志,激发生命潜能 。师父告诫我们要吃苦耐劳,要有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精神,无论遇到多大的苦难都不要改变初心 。
第三,《论语》中“为乐”的人生精神还体现在对“慎终追远”的人生关怀上 。众所周知,孔子对待生死的态度是“未知生,焉知死”,对待祭祀的态度是“祭祀如有,祭神如有”,“不祭祀我不祭祀” 。这就决定了我们中国人不仅更关注此生的生命和意义,更关注死后的荣耀 。所以《论语》要求我们“慎终追远” 。
“慎终之人,尽其所能 。追者,牺牲真心 。”之所以要“致敬”“祭诚”,是因为我们中国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乐感”,相对于西方的“负罪感”和日本的“耻感”,是一种立足于这个世界的文化 。正是因为我们对这个世界“日用人伦”的巨大依恋和热爱,才产生了这种“慎终”和“追求距离” 。
二、《乐群》的生存智慧[h/]中国的“乐感文化”是以“一个世界”为前提的,并不构想这个世界之外的天堂或地狱的存在 。所以没有神的王国可以依靠,从物质到精神都得靠个人自己的奋斗和相互扶持 。这就决定了中国人对儒家强调的忠、孝、礼、义、仁的重视,对[/ 的重视
于是,《学记》中就有了曾子的《吾三省吾身》 。是对人出轨吗?交了朋友却不信?不要习惯 。
《论语》为什么要求我们这样做?这是因为“乐感文化”影响下的中国人认为,我们人类不能像马一样走路,不能像牛一样劳动,我们没有外在的神可以依靠,没有“超人”可以帮助我们 。
怎么办?只能靠自己,只能靠对方,互相团结 。正如李泽厚所说,“人处于‘与他人在一起’的主体间性之中 。要让这种‘共生’的‘主体间性’真正有意义、有价值、有生命,从儒家的角度来说,首先要从自己做起 。”这就迫使中国的“乐感文化”有一种“乐群”的生存智慧,这就是为什么要求我们“进则孝,出则先,诚则信,爱所有人,善待人”,才能“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三、“乐观”的生活态度如前所述,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乐感文化”不提倡宗教信仰,认为没有神或上帝可以依靠 。“人生本来一无所有,却被偶然抛到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依靠,没有人可以求助” 。
但我们并没有因此而对生活悲观 。而是相信“万事开头难”,坚信“人可以辉煌,但不能辉煌”,以人为本,依靠乐群的生存智慧,相信人自身的力量 。这种“人可以德,而不可以德”的信念落实到日常生活中,体现为一种“乐观”的人生态度 。体现在“节衣缩食,屈臂枕上,乐在其中”,体现在“一瓢吃喝,人不忍愁在陋巷,乐不改回” 。
梁漱溟先生把这种“乐观”的人生态度总结为“孔子一生之乐”,并解释说:“人只能活几十年,最多一百年,就要老了!我要死了!你不想找乐子吗?"
第四,“乐感”的人文追求[h/]就人性的完善而言,“乐感文化”就是对“乐感”的人性追求 。从个体心理来看,所谓完美的人性和“乐成”,指的是孔子所说的“藏吾中之智,正奢,边庄之勇,冉求之术”,是通过诗歌、音乐等艺术形式的熏陶来塑造一个完美的人,也是“乐生”的生命精神,“乐群”的生存智慧和乐观主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