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皇帝宁愿肚子挨饿为何也不愿意迁都洛阳呢?这其中有着什么原因? ...


隋唐皇帝宁愿肚子挨饿为何也不愿意迁都洛阳呢?这其中有着什么原因? ...

文章插图
我国历史唐朝709年,关中发生饥荒,粮价飞涨,涨到百元一斗之前 。那时候很多老百姓买不起这样的价格,天天饿肚子 。这样的价格即使在当时的上流社会也会感到压力 。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朝中诸侯奏请皇帝迁都东都洛阳 。然而,唐中宗干脆拒绝了,这是为什么呢?
据说,因为他的妻子魏如昀是一个想家的女人,不想跑那么远,巫师制造了一个谣言,说今年去东部是不吉利的 。中宗信了 。
但是大臣还是建议他去洛阳,中宗很生气,于是说了一句众所周知的话:“有追粮这种恶事吗?”
这很难说,但这也显示了中宗本人的历史水平 。在此之前,由于关中饥荒,唐太宗和唐高宗曾多次前往洛阳求粮,而皇帝本人也在最后一次前往洛阳的途中去世 。
但病危之际,皇帝仍想起他来此是为了回长安:“天地之神若延我一两个月之寿,我就得回长安,我恨死了!"
唐玄宗在忠帝执政后,也多次上演“求粮”的戏码 。此后,在德宗时期,长安经历了另一场饥荒,这种情况更加严重 。许多帝国士兵甚至因为缺乏食物而开始在街头乞讨,眼看着兵变随时可能上演 。当当地的粮食终于运抵首都时,唐德宗长期紧绷的心弦才得以释放 。他一时激动跑到东宫,对太子脱口而出:“米到陕西了,剩下我父子 。”余生欢欣鼓舞的感觉无处不在 。
其实,不仅在唐朝,早在隋朝,关中粮荒就已经成为老大难问题 。隋文帝因粮食问题,于黄凯四年和十四年两次进京征粮 。杨迪即位后,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大规模修建东都洛阳,这样一旦关中发生饥荒,就可以将整个官僚机构直接迁到洛阳,以缓解关中的粮食压力 。
但是,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隋唐皇帝(武则天的情况暂且不谈)不干脆“割锅”,直接迁都洛阳?往返于长安和洛阳之间不是太麻烦了吗?
或许答案就在隋唐的根基——政府军事制度 。
军事制度起源于西魏时期的宇文泰 。六镇起义后,北魏政权覆灭 。第一次镇压叛乱的尔朱荣强势崛起,但很快就没落了 。二柱石死后,北魏分裂为东、西魏,东魏由高欢掌权,西魏由宇文泰把持 。
公元543年,在洛阳以北的邙山,爆发了一场西魏和东魏之间的大战 。结果,宇文泰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惨败,以六镇北兵为主的原军损失惨重 。因此,宇文泰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而植根于中国的冠龙好友集团是他的主要目标 。
据史书记载,“关龙豪广为举军为礼” 。公元550年左右,宇文泰完成了第24军的建立,政府军体制从此诞生 。
依靠政府的军事体系,人口和经济实力都远远落后于高政权的于,在邙山惨败后短短30多年就迅速灭了北齐,统一了北方 。
为什么军队系统有这么神奇的力量?
其实这和秦朝有些相似 。商鞅变法后,秦国实行了培植战立国的战略,在战争中立下战功成为致富和登上人生巅峰的必由之路 。所以秦国人人都是虎狼,军队的作战能力是其他诸侯国无法比拟的 。
军事系统也是同样的原理 。通过严格明确的奖励制度,士兵和政权成为利益共同体,军队的战斗力自然大大提高 。
另一方面,政府的军事制度是一种士兵和农民相结合的制度 。国家从农民中挑选家境殷实、体格健壮的人当兵,不发给工资 。外出作战时,他们需要自带食物、衣物和武器,国家只提供一些重型军械 。
这样,虽然兵多,但国家负担不算太重 。
同时免除了普通农民服兵役的责任,不会耽误普通人的培养,避免国家征兵制的危害 。即使发生战争,国家经济也能正常发展 。
既然有这么多优点,很多人难免会问,为什么这个制度在唐朝以后就消失了呢?
原因是政府军制度生于乱世,其实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民众的自愿 。国家只用利诱而不用强制摊派,这与明朝后期的卫所制度在制度渊源上是不同的 。这种自愿存在的前提是均田制和土地公有制 。
只有国家实际控制了大量的土地,这些国有土地才能奖励给那些立功的士兵,才会有人自愿当兵出人头地 。同时,士兵只有拥有一定数量的土地,才能自带装备作战 。
虽然说“天下无王室之地”,但土地兼并一直是历朝历代的大问题,土地兼并就意味着国家失去了实际控制权 。一方面,这种合并是由于特权阶级的存在;另一方面是经济发展的自然结果,即小农经济本身的脆弱性所导致的必然产物 。
中国之所以一直存在治乱的恶性循环,正如《三国演义》中的名句所说:“都说天下大势久而分,久而必分 。”原因是随着国家的和平,土地兼并愈演愈烈,贫富差距拉大 。直到某个临界点,农民起义爆发,旧政权和依附于它的特权阶级被摧毁,新政权得以掌握国家的大部分资源,从而得以重新建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