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这3招,来点教你一招?( 五 )


好比前面搭讪女生的例子,达到某种结果之后,如拿到联系方式,你就要离开了 。你就不能好像在家里一样,喜欢说多久就说多久,一定把要说的内容,限制在某个时间段内 。
所以,除非情况许可,否则你与他人进行沟通时,更好限制一个时间 。尊重别人的时间,别人也就自然会尊重你了 。
运用这些方式去聊天,你做事的成功率就会得到提升,也能够更顺利应对不同的聊天场合了 。
4用这三招拯救底层焦虑的你让职场人士最痛苦的问题是,工作多年以后,发现自己职业生涯的天花板就在眼前、触手可及 。我们羡慕于一起进公司的同事不断发展升迁,为自己还在底层徘徊无比焦虑;我们看到年轻的同事积极地去工作,自己却早已麻木漠然了无兴趣;我们发现经历多年的职场奋斗后,自己却处于竞争的劣势,感觉差距还在越拉越大,于是只有采取“习得性无助”的方式保护自己 。
当我们一眼就能看到职业生涯的尽头,似乎自己再无发展,只有期盼早日退休;当我们面对职业枯竭的焦虑,面对中年危机的困局,究竟该怎么办?或许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化解 。
1、心怀正念,活在当下 。
一行禅师曾经讲到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一群朋友来他家玩,大家聊天、喝茶、看电影,不亦乐乎 。这时候,他正在洗碗,于是有朋友催促他“快点儿来” 。一行当时特别希望能赶紧洗完去陪大家,可是碗上有油不好洗,加上他一焦虑,心里就更烦了 。
他后来回忆到:如果我们洗碗的时候,满心想着接下来要去喝的那杯茶,或者说想赶紧加入朋友们的聊天,又或者想赶紧去看一部喜欢的电影,你就会急急忙忙地要把碗洗完,好像它们很令人厌恶似的,洗碗本身就变成了一件令人厌恶的事情 。
对于焦虑,我们不妨保持正念 。什么是正念?通俗一点讲就是活在当下,洗碗的时候就想到洗碗,不再去想快点洗完后去休息才是好的,于是你就没有了分别心(不再区分 “洗碗”令人厌恶 、 “洗完后玩”令人快乐 ) 。当你专注于洗这个动作,通过清洁把碗变得顺滑洁净,你就能体会到当下一刻的愉悦 。
你发现没有,当你把不同时间、空间的事物拿来做对比的时候,你就有分别心,你自然而然会区分好与坏;但是当你专注当下这一刻,这一刻的行为没有比较时,这时你将不再区分苦与乐,焦虑与平静......
面对职业枯竭也是如此,看着别人事业上风生水起,工作生活丰富多彩,而自己事业没有发展、生活平淡工作乏味,因此自己既焦虑又痛苦,但这有用吗?可以不工作了吗?你想想每个人都有的生存压力,就知道离开工作对于普通人来说并非更好的选择 。
你不妨尝试保持正念,抛开分别心 。当下的工作自有它自身的意义,你又何必在意别人身在高位呼风唤雨?日常工作里专注于 *** 一份表格,你可以把它做得尽善尽美;用心和人 *** 沟通,你也许在隔空交流中就完成了一项工作,还收获了一个朋友 。别人朋友圈晒国际游晒吃大餐,这是人家的幸福,在你的时空里,你专注自己的生活,买点小菜,用心做一碗面,听着音乐,慢慢读一本书,这何尝不是别人向往的幸福?
2、树立成长型思维,实现终身成长 。
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提出人有两种思维模式:固定型思维模式和成长型思维模式 。
面临职业枯竭的人多是采用固定型思维模式,随着年龄增长,有的人发现进步空间十分有限,自己的能力却是固定不变的,他觉得自己能够改变的空间很小,很难再取得更大的发展,因而他变得焦虑,陷入了中年危机 。举个例子,有些领导会把员工的不同意见视作对自己的冒犯,其原因就是他们认为自己的水平就是高,员工的能力就是低,这个模式是固定的,你用低能力挑战我的高水平,这就是不对,这就是挑战我的权威 。
而成长型思维的人则不同,他认为通过努力,自己可以用更强的能力去“撑开”工作中狭小的权力空间 。比如有些领导会重视员工的不同意见,他意识到不同观点能给自己带来新启发,还由此发现了那些积极思考,不断进步的员工 。成长型思维的人有大局观,注重增量,他会积极寻找到比眼前更重要、更有价值的事 。比如当他发现演讲能力有益于自己时,即使自己是个胆小羞怯的人,他也会不怕丢脸地站上台去演讲 。
固定型思维者面对失败,会沉溺于失败的痛苦,而 成长型思维者面对失败,会专注于失败后的所得,他会从失败和挫折里寻找原因、改进 ***,从而让自己受益,让自己变得更强大 。成长型思维者即使面对失去工作中的权力空间,感觉到了无助,也不会轻易失去工作动力 。他们会积极和领导沟通自己的职责范围,他们会转移对报酬与职级的关注,专注于自己的能力增长、价值增长,即使面对不断重复的工作,他们也能螺蛳壳里做道场,找出工作里可以做细做精的空间 。那些具有成长型思维的保洁员,也会因为比其他人多些笑容、因为把扫帚、抹布洗得更干净、放得更整齐而显得与众不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