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节气的来历和养生禁忌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北半球在每年7月22-24日之间,南半球在每年1月20-21日之间,太阳位于黄经120° 。下面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暑节气的来历和养生禁忌,欢迎阅读,仅供参考 。
大暑节气的由来
节气由来:《通纬·孝经援神契》:“小暑后十五日斗指未为大暑,六月中 。小大者,就极热之中,分为大小,初后为小,望后为大也” 。
大暑太阳到达黄经120°之时为“大暑”节气 。“大暑”与“小暑”一样,都是反映夏季炎热程度的节令,“大暑”表示炎热至极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 。”这时正值“中伏”前后,全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一年中最热时期,也是喜温作物生长最快的时期,但旱、涝、台风等自然灾害发生频繁,抗旱排涝防台和田间管理等任务很重 。
一般说来,大暑节气是华南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是华南西部雨水最丰沛、雷暴最常见、30℃以上高温日数最集中的时期,也是华南东部35℃以上高温出现最频繁的时期 。大暑也是雷阵雨最多的季节,有谚语说:“东闪无半滴,西闪走不及”意谓在夏天午后,闪电如果出现在东方,雨不会下到这里,若闪电在西方,则雨势很快就会到来,要想躲避都来不及 。人们也常把夏季午后的雷阵雨称之为“西北雨”,并形容“西北雨,落过无车路 。”“夏雨隔田埂”及“夏雨隔牛背”等,形象地说明了雷阵雨,常常是这边下雨那边晴,正如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句:“东边晴天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
我国古代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 。”世上萤火虫约有二千多种,分水生与陆生两种,陆生的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第二候是说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__;第三候是说时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这大雨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
大暑的养生禁忌
1、忌大量饮水

中暑的人应该采取少量、多次饮水的方法,每次以不超过300毫升为宜 。切忌狂饮不止 。因为,大量饮水不但会冲淡胃液,进而影响消化功能,还会引起反射排汗亢进 。结果会造成体内的水分和盐分大量流失,严重者可以促使热痉挛的发生 。
2、忌单纯进补
人们中暑后,暑气未消,虽有虚症,却不能单纯进补 。如果认为身体虚弱急需进补就大错特错了 。因为进补过早的话,则会使暑热不易消退,或者是本来已经逐渐消退的暑热会再卷土重来,那时就更得不偿失了 。
3、忌大量食用生冷瓜果
【大暑节气的来历和养生禁忌】中暑的人大多属于脾胃虚弱,如果大量吃进生冷瓜果、寒性食物,会损伤脾胃阳气,使脾胃运动无力,寒湿内滞,严重者则会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 。
4、忌食大量油腻食物
中暑后应该少吃油腻食物,以适应夏季胃肠的消化功能 。如果吃了大量的油腻食物会加重胃肠的负担,使大量血液滞留于胃肠道,输送到大脑的血液相对减少,人体就会感到疲惫加重,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
大暑养生重在祛湿

1、益气养阴的食物不可少
大暑天气酷热,出汗较多,容易耗气伤阴,此时,人们常常是“无病三分虚”.因此,除了及时补水,还应常吃一些益气养阴且清淡的食物以增强体质 。如山药、大枣、海参、鸡蛋、牛奶、蜂蜜、莲藕、木耳、豆浆、百合粥、菊花粥等 。
2、多吃苦味食物
苦味食物不仅清热,还能解热祛暑、消除疲劳 。所以,大暑时节,适当吃点苦瓜、苦菜、苦荞麦等苦味食物,可健脾开胃、增进食欲,不仅让湿热之邪对您敬而远之,还可预防中暑,可谓一举两得 。此外,苦味食物还可使人产生醒脑、轻松的感觉,有利于人们在炎热的夏天恢复精力和体力,减轻或消除全身乏力、精神萎靡等不适 。
3、增加清热解暑、健脾利湿食物的摄入
绿豆汤是我国民间传统的解暑食物,除了脾胃虚寒及体质虚弱者均可放心食用 。此外,像荷叶、西瓜、莲子、冬瓜等也具有很好的清热解暑作用 。扁豆、薏仁具有很好的健脾作用,是脾虚患者的夏日食疗佳品 。
4、蛋白质供给需充足
大暑气温较高,人体新陈代谢增快,能量消耗大,因此蛋白质的供应必须酌量增加,每日摄入量应在100克—120克 。植物蛋白可以从豆制品中获得,动物蛋白除了奶制品外,还应适当吃点肉,如鸡肉、鸭肉、瘦猪肉、鸽肉等平性或凉性的肉制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