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筹指的是什么


算筹指的是什么

文章插图
算筹是什么:
算筹指的是什么

文章插图
算筹 根据史书的记载和考古材料的发现,古代的算筹实际上是一根根同样长短和粗细的小棍子,一般长为13--14cm,径粗0.2~0.3cm,多用竹子制成,也有用木头、兽骨、象牙、金属等材料制成的,大约二百七十几枚为一束,放在一个布袋里,系在腰部随身携带 。需要记数和计算的时候,就把它们取出来,放在桌上、炕上或地上都能摆弄 。别看这些都是一根根不起眼的小棍子,在中国数学史上它们却是立有大功的 。而它们的发明,也同样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 。在算筹计数法中,以纵横两种排列方式来表示单位数目的,其中1-5均分别以纵横方式排列相应数目的算筹来表示,6-9则以上面的算筹再加下面相应的算筹来表示 。表示多位数时,个位用纵式,十位用横式,百位用纵式,千位用横式,以此类推,遇零则置空 。这种计数法遵循十进位制 。算筹的出现年代已经不可考,但据史料推测,算筹最晚出现在春秋晚期战国初年,一直到算盘发明推广之前都是中国最重要的计算工具 。算筹的发明就是在以上这些记数方法的历史发展中逐渐产生的 。它最早出现在何时,现在已经不可查考了,但至迟到春秋战国;算筹的使用已经非常普遍了 。前面说过,算筹是一根根同样长短和粗细的小棍子,那么怎样用这些小棍子来表示各种各样的数目呢? 那么为什么又要有纵式和横式两种不同的摆法呢?这就是因为十进位制的需要了 。所谓十进位制,又称十进位值制,包含有两方面的含义 。其一是"十进制",即每满十数进一个单位,十个一进为十,十个十进为百,十个百进为千……其二是"位值制,即每个数码所表示的数值,不仅取决于这个数码本身,而且取决于它在记数中所处的位置 。如同样是一个数码"2",放在个位上表示2,放在十位上就表示20,放在百位上就表示200,放在千位上就表示2000……在我国商代的文字记数系统中,就已经有了十进位值制的荫芽,到了算筹记数和运算时,就更是标准的十进位值制了 。按照中国古代的筹算规则,算筹记数的表示方法为:个位用纵式,十位用横式,百位再用纵式,千位再用横式,万位再用纵式……这样从右到左,纵横相间,以此类推,就可以用算筹表示出任意大的自然数了 。由于它位与位之间的纵横变换,且每一位都有固定的摆法,所以既不会混淆,也不会错位 。毫无疑问,这样一种算筹记数法和现代通行的十进位制记数法是完全一致的 。中国古代十进位制的算筹记数法在世界数学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创造 。把它与世界其他古老民族的记数法作一比较,其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 。古罗马的数字系统没有位值制,只有七个基本符号,如要记稍大一点的数目就相当繁难 。古美洲玛雅人虽然懂得位值制,但用的是20进位;古巴比伦人也知道位值制,但用的是60进位 。20进位至少需要19个数码,60进位则需要59个数码,这就使记数和运算变得十分繁复,远不如只用9个数码便可表示任意自然数的十进位制来得简捷方便 。中国古代数学之所以在计算方面取得许多卓越的成就,在一定程度上应该归功于这一符合十进位制的算筹记数法 。马克思在他的《数学手稿》一书中称十进位记数法为"最妙的发明之一",确实是一点也不过分的 。参考资料:http://baike..com/view/52449.html
【算筹指的是什么】春秋时期算筹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算筹很早就出现了,至少殷商时期就有 。作为一种运算工具,客观上反应了社会生产有了明显的提升 。
我国最早的计算工具是算筹吗?:
古时候,人们没有发明数字,遇到要计算的时候,怎么办呢?
最初,人们用手指计数,遇到1个物体,就伸出1个手指,但是遇到一些大数目时,这种计算方法多辛苦呀,而且容易忘记 。后来人们就发明了“结绳记事”的方法,遇到重大而次数发生频繁的事情的时候,就结大疙瘩 。可是“结绳记事”虽然比用手指计数要先进一些,但还不很方便 。后来,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了一种最早最广泛使用的计算工具——算筹 。
“筹”是一种加工后的小棍子(有木制、竹制、骨制的),它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则,灵活排布于地上和盘中 。筹算时,一边计算一边不断地重新布棍 。我国古代很早就有了正数和负数及分数的概念,它们用不同形状和颜色区别开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