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不能剪发的由来早在满清入关时,为了平四周守中原,要求汉民把头四周剃干净中间留一辫子,引起汉民的不满 。
于是,有人以“正月里不能理发”来表达对前朝的思念,实为“思旧”,为了掩人耳目,讹传为“死舅”,于是流传至今 。
文章插图
二月剃头死舅舅的由来旧俗“正月不剪头,理头死舅舅”,所以很多人在正月里是不理发的,一直到二月二龙抬头,人们才会去理发部(现在叫美发厅)剪头理发,觉得寓意很好,龙出头,大展宏图,也意味着新的开始 。那么,这些习俗是怎么来的呢?
其实,古人基本上是不剪发的 。上古五刑从夏朝开始“墨、劓、刖、宫、大辟”五种刑罚,从周朝开始,王族中犯宫刑者,以髡代宫,即断长发为短发 。髡刑可以说是很严重的刑法,对于古人来说,被髡刑意味着极大的侮辱 。
这在《孝经.开宗明义章》“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有明确记载 。受传统影响,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头发和胡须不能剪,否则被认为不孝,被人剪去须发被认为是奇耻大辱 。春秋时屈原在《涉江》里有“接舆髡首兮,桑扈臝行”,描述的就是当时的隐士“接舆、桑扈”不和统治阶级合作,宁愿冒着不孝和被人侮辱指点,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愤懑,这需要极大的勇气 。
髡刑在西汉时由于“缇萦救父”事件,感动了汉文帝,于是将髡刑变为“城旦、舂”,就是指犯了轻微法律本该处以黥面割发的侮辱刑法,变成了守城或者筑城的劳力 。但是髡刑还是存在,并没有消失 。众所周知的故事就是魏武皇帝曹操“割发代首”,由于行军曹操自己的战马受惊踩坏了庄稼,按律当斩,但“刑不上大夫”,于是以发代首,割掉一绺头发来惩罚,这让当时的军队立马军纪严明 。虽然有人讽刺曹操,但是也可看出髡刑是多么的严厉,古人对自己头发是多么的爱惜 。
故人不剪发不代表不理发,注意“理”和“剪”是有区别的,《诗经》“予发曲局 ,薄言归沐 。”意思是说当头发卷散蓬乱之时 ,快去把它梳洗一番,说明古代就注重梳理 。“沐”专指“濯发”,而濯发清理就需要用篦子和梳子,统称“栉”,成语中“栉风沐雨”就是用梳子和篦子来形象的比喻风雨 。其中梳子是用来梳理,篦子则用来去虱子和虱卵“虮子” 。头发长自然容易脏,长虱子也是正常现象 。比如,像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唐朝的白居易都留下过捉虱子的诗句 。嵇康是这样写的:"性复多虱,把搔无己",杜甫的《水宿遣兴奉呈群公》“耳聋须画字 ,发短不胜篦”之句,宋朝朱熹在注疏《诗·周颂·良耜》中“其比为栉”一句里说明:“栉,理发器也” 。
文章插图
二月二剃头由来二月二龙抬头的来历原来是这样的:“龙抬头”最先来自古人夜观天象中的一种说法,说的是二十八宿中的象征龙角的角宿,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这时整个“苍龙”的身子,仍隐没在地平线以下,只有角宿初露,故称“龙抬头”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传至今日也不断演化,传着传着就说到了二月二最佳理发日!
二月二理发是根据春节传统习俗,正月里不动刀的“禁忌”,直到二月初二才剃头,借龙抬头之吉时,孩子“剃喜头”,健康长大,出人头地,大人“剃龙头”,辞旧迎新,鸿运当头 。虽说如今这种民间禁忌早已淡了,却一直留存着“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的说法 。这就是二月二理发日的来历哦!
理发在古代叫什么【理发的由来,正月不能剪发的由来?】古时的理发就是沐发与梳栉 。男女梳栉,都得用梳子和篦子 。直到满清入关以前 。古人挽发为髻古代男女到了成年,要行加冠与及笄之礼,要束发;对罪犯施髡刑,还有仅去须鬓的刑罚,这都需要专门的“栉工” 。由于各朝代对头发的清洁卫生处理方法不同,所以有不同的称呼,明代叫“篦头”,清代叫“剃头”,还有叫“剪头”、“推头”等 。有关理发的故事剃头一事是从清朝入关后兴起来的 。
传说,有一年雍正皇帝头上长疮,梳辫子时不好受,他怀疑是梳头太监搞的鬼,一连杀了好几个太监 。
当时有位姓罗的道士住在北京白云观中,他同情那些无辜的被杀者,便想办法制做了剃头刀、刮脸刀和梳辫子用的拢子、篦子之类的理发工具,并研究出按、捶、拿等一套理发的操作方法,教给梳头太监学用 。
推荐阅读
- 凉粉怎样做 怎样做凉粉最简单的方法
- 怎么可以查到一个人的位置在哪 微信怎样看访客足迹
- 鼠标选购指南 鼠标都有哪些值得推荐的
- 怎样挽回婚姻 情感挽回机构真的能挽回感情吗
- 制作桑叶茶应该用什么时候的叶子 做桑叶茶的最佳时间
- 怎样去黑眼圈 怎样去黑眼圈最有效的方法
- 不耻下问的现代意思 不耻下问上一句是
- 人体的由来,人体氯元素来历和去向?
- 苹果11的摄像头的参数介绍 iPhone11多少像素
- 蒙古包由来,蒙古包姓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