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生平事迹


陶渊明生平事迹

文章插图
陶渊明生平事迹如下:
陶渊明(约365—427年) , 名潜 , 字元亮 , 别号五柳先生 , 卒后私谥靖节 , 世称靖节先生 。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 , 一作宜丰人 [34-35]。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 。是江西首位文学巨匠 。
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 , 最后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 , 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 , 从此归隐田园 。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 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 , 有《陶渊明集》 。
二十岁时 , 渊明开始了他的游宦生涯 , 以谋生路 。《饮酒》其十:“在昔曾远游 , 直至东海隅 。道路迥且长 , 风波阻中途 。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 。倾身营一饱 , 少许便有馀 。恐此非名计 , 息驾归闲居”即是回忆他的游宦生涯 。
在此阶段他为生活所迫出任的低级官吏详情已不可考 。在短暂的居家生活后 , 二十九岁时 , 他出任江州祭酒(此官职具体负责事务尚待考) , 不久便不堪吏职 , 辞官归家 。不久 , 州里又召他做主簿 , 他辞却了此事 , 依旧在家闲居 。
隆安二年(公元398年) , 渊明加入桓玄幕 。隆安四年初(公元400年)奉使入都 , 五月从都还家 , 于规林被大风所阻 , 有诗《庚子岁五月从都还阻风规林》 , 表达了他对归家的渴望和对园林对旧居的怀念 。一年后因母丧回浔阳居丧 。
三年丁忧期满 , 渊明怀着“四十无闻 , 斯不足畏”的观念再度出仕 , 出任镇军将军刘裕参军 。此时他的心情是矛盾的 , 既想为官一展宏图 , 可在出仕后却仍然眷念田园 , “目倦川途异 , 心念山泽居”(《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
义熙元年(公元405年)三月 , 渊明为建威将军刘敬宣参军 , 经钱溪使都 , 有《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诗云:“晨夕看山川 , 事事悉如昔” , “眷彼品物存 , 义风都未隔” , “园田日梦想 , 安得久离析” , 动荡于仕与耕之间已有十余年 , 他已厌倦了也看透了官宦生活 。
简介 , 即简明扼要的介绍 。是当事人全面而简洁地介绍情况的一种书面表达方式 , 它是应用写作学研究的一种日常应用文体 。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诗人陶渊明简介 , 欢迎阅读 , 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
诗人陶渊明简介1一、生平简介
陶渊明(365—427)
字元亮 , 名潜 , 字渊明 , 东晋文学家 。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 。有《陶渊明集》 。他的曾祖陶侃(kǎn)是东晋初名将 , 握强兵镇守长江中游 , 都督八州军事 , 封长沙郡公 , 声威煊赫一时 。死后追赠大司马 。祖父陶茂官至太守 , 父亲也曾做官 。陶氏为东晋元勋之后 , 地位虽不如南下名族高贵 , 也是浔阳的大族 。只是陶渊明这一支 , 因他年幼时父亲就去世了 , 家境便日渐败落 。他从二十九岁时开始出仕 , 任江州祭酒 , 不久就归隐 。后陆续做过镇军、参军、建威参军等地位不高的官职 , 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 。四十一岁再出为彭泽令 , 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 , 从此归隐田园 。
二、相关事迹
陶渊明的一生 , 简单地说 , 可以分为闲居、出仕、隐居三个阶段 。
初次做官:陶渊明二十九岁出任江州祭酒 , 出仕的原因可能有二 。第一 , 可能与他渴望建功立业的早年抱负有关 。现在我们心目中的陶渊明往往是一个淡薄名利的隐士 , 这大体上不错 , 
但实际上并不完全 , 最起码早年的陶渊明曾颇有壮志 , 他的《杂诗》说:“忆我少壮时 , 无乐自欣豫 。猛志逸四海 , 骞翮思远翥” , 而他的《拟古》则云:“少时壮且厉 , 抚剑独行游 , 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 。”表现一种任侠的精神 。第二 , 与亲老家贫有关 。这一点他诗文中并不讳言:“畴昔苦长饥 , 投耒去学仕 。将养不得节 , 冻馁固缠己 。是时向年立 , 志意多所耻 , ??”(《饮酒》)说自己是由于生活困难 , 年近而立 , 不得已而出仕的 。但这次出仕时间并不长 , 不久即以不堪吏职而辞职 , 后来江州又召他为主薄 , 他也未就任 。第二次做官:约在三十五岁时 , 他出仕到江陵 , 担任了荆州和江州刺史桓玄的幕僚 。桓玄是一个有野心的军阀 , 他占据长江中上游 , 对晋室虎视眈眈 , 图谋篡夺 。陶渊明至江州后 , 可能看到桓玄并不能帮助自己实现自己的理想 , 同时对于他企图篡弑的丑剧也很憎恶 , 于是又产生了归隐之念 , 在他任镇军参军时所作的《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诗中就说道:“目倦川涂异 , 心念山泽居 。聊且凭化迁 , 终归班生庐 。”任建威参军时所作的诗又说:“园田日梦想 , 安得久离析?”可见早已是身在仕途 , 心在园田 。恰好在他三十七岁这一年 , 他的母亲去逝 , 按古代丁忧规矩 , 陶渊明便辞职回家了 , 守丧三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