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就做官的天才少年,最后是什么样的结局?( 三 )


他的父亲也因此事遭到贬职,远谪到南荒之外 。王勃幸而遇到唐高宗追封李氏列祖,大赦天下,得以免除死罪 。
王勃犯罪入狱一事,甚是蹊跷,经不起细致的推敲,故据新旧《唐书》记载,他是因才识出众,骄傲自恃,不通人情世故,被同僚嫉妒,而被栽赃陷害 。
对父亲心中有愧,拒绝再入宦海之中
王勃直接继承了祖父王通的儒家思想,渴望入仕,求得功名,以儒家礼法规范自身 。
自己拖累父亲遭受贬谪一事,使身为孝子的他羞愧难当,在所写的《上百里昌言疏》中深深地表达了自己对父亲的愧疚之情 。
王勃出狱后,在家休息了一年之多,早已经把仕途抛之脑后 。
在二十多岁,正值壮年之际,失去了对官场的追求和幻想 。在朝廷宣布恢复其官职时,王勃提出了拒绝,更充满了一种畏惧之情,真切地表示不会再入宦海之中 。
拜父途中,留下名篇
父亲因自己被贬谪到南荒之外,王勃心中十分愧疚,因而去父亲贬谪之地——交趾县,前去探望 。
在去交趾县的路途中,经过南昌,正赶上滕王阁新修成,都督阎伯舆在新修的滕王阁中大宴宾客 。
王勃恰巧经过,前去拜访,阎都督也因钦佩其卓众的学识文采,对他提出邀请 。
原本都督是想在宴会中显示女婿孟学士的文采学识,假意邀请大家为滕王阁作序,众人也明白他的用意,故而都推辞不做文章 。
谁想王勃作为一个晚辈,不精通人情世故 。
在宴会上直接提笔做起文章来,阎都督原本因这位年轻人不懂人情世故而生气,当场离席 。
但后来经手下传报王勃所写的诗句,逐渐被他所写的《滕王阁序》的文采折服,并称赞其为天才 。
看望父亲,归途丧命
王勃到了交趾县后,看到生活窘迫的父亲,身为儿子的无能与愧疚令王勃难以自处 。
不久后,王勃便踏上了归途 。
由于当时正值夏季,南海浪高风急,王勃不幸溺水,惊悸而死 。
如此,年仅26岁便匆匆地结束了他的一生 。
关于他的死因,并没有确切的结论,这个说法只是作为王勃之死的可能性之一 。
一名年少英才,匆匆离世,但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一颗颗璀璨的明星 。
据说在王勃死后,《滕王阁序》之作,流传到唐高宗耳边,大赞其为高作,便要寻其作者,不料王勃已命丧南海,高宗连叹三声可惜 。
王勃是一名年少有为的有才之士,也是一位不懂人情世故的固执之人 。
他文采出众、学识广博,可惜的是,英年早逝、仕途坎坷 。只留下了他的作品,他的作品气势豪迈、豪情壮志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以一种豪迈气势一扫离别之苦;“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只靠这一篇文章便能名垂青史 。
人称《红楼梦》是一本社会百科全书,《滕王阁序》也是一篇名句精句的宝库!
苏轼豪放不羁的性格还有不随世俗一致的政治态度,是导致苏轼仕途坎坷的重要原因 。
一、苏轼的性格是利也是弊苏轼的文章以豪放风格为主,他本人的性格也是非常的直爽豪放放荡不羁的 。喜欢的就是喜欢,不喜欢的他也不会忍着,会直接出口反驳 。他敢于为弱小撑腰,并且不会考虑其中的利弊 。这种性格让他很受人喜欢,可是也注定了他在官场上的悲剧 。如此敢于直言的人,如果遇到像唐太宗一样的明君,是会被人所容忍的 。只不过苏轼所处的朝代不同于上,那时候朝廷局势混乱,处于新旧党争之时,也注定了像苏轼这样子的人在里面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
二、才名是苏轼在仕途中的助力同时也是阻碍苏轼通过科举一朝得意,也成为了当时文坛的顶流支柱 。那时北宋的朝堂还是很稳定的,苏轼凭借个人的才气,也算在官场中混得很好 。如果没有后头的变法改革,苏轼说不准还可以当个太平宰相 。只是王安石变法颁布了很多改革指令,苏轼就是其中的反对派,并且还提出了新法中的很多毛病 。他只是就事论事,以自己的角度来说明这个新法对民生的好坏,可却影响到了改革派的变革了,毕竟苏轼的名气那么大,要是他的这番言论传播出去,可是不利于改革的 。于是苏轼就被贬到地方十多年,甚至于后来因为自己的张扬个性还险些掉了脑袋 。
三、苏轼仕途坎坷,所幸有才名,才得保性命【16岁就做官的天才少年,最后是什么样的结局?】在官场上一朝站错阵营,还有说错几句话就很容易掉脑袋 。苏轼也算是很幸运的,虽然几次被贬,但也同样凭借着才名而被重新录用 。他是一个天才,是当时的风云人物,正因如此他的见解都很受各个党派的关注,同样的也会成为党派进攻的靶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