袅袅炊烟 炊烟袅袅的意思是什么

炊烟袅袅的意思是什么,,袅袅炊烟 。小编来告诉你更多相关信息 。
李培玉 炊烟袅袅
炊烟袅袅绕村头,香味飘飘漫九州 。
曲线悠悠添乐趣,柴门矮矮诉乡愁 。

袅袅炊烟 炊烟袅袅的意思是什么

文章插图
袅袅炊烟 炊烟袅袅的意思是什么

文章插图
融融灶火温淳厚,脉脉亲情爱意柔 。
万户千家多变幻,人间不改是春秋 。
前些日子,我回趟老家,临近中午时分,忽然看到一缕炊烟从房顶上,林杪间袅袅升起,一阵风吹来,瞬间又四散而去,飘忽不定,鼻息间忽然闻到一股说不清的食物香味,不禁使我感慨万千,浮想联翩 。
人生百年,一日三餐,有许多生活必需品 。俗语说柴米油盐姜醋茶,可能是最基本,最普通,最常见的东西了 。而其中首当其冲的柴至关重要,所以排到第一位 。
大家都知道,人是由猿进化而来 。而人和猿的本质区别就是学会了吃熟食,学会了用火,也就有了柴火燃烧而袅袅升起的炊烟 。
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柴的性质也随之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到了近现代,随着人们的迁移,随手而得的木柴已经很少用了 。特别是在平原地区,农村取而代之的多是植物的秸秆,干草,树叶,草根等一类的东西 。
记得小时候,我们家所在的豫东农村,家家户户都是烧柴灶,大部分家庭没有烟囱,也没有风箱 。做饭一般都是两个人,一个人做饭,一个人烧火 。负责烧火的大部分都是小孩子或者老年人 。特别是小学生放学以后,一般都要去担任烧火的角色 。植物秸秆燃烧冒起的烟非常浓,熏得人眼睛睁不开,火势大了,又烤的人脸皮发热 。有时候柴禾不干,不好引火,常常要用嘴凑近灶门,鼓起腮帮使劲吹,烟呛的人直冒眼泪 。
夏天烧火最不好受,不但热,而且湿气大,烟气也大,本来不大的厨房里烟熏火烤的滋味实在不好受 。冬天烧火算是一个好活,因为可以取暖,还可以在火里烤东西吃 。红薯是最适宜烧烤的 。有时候母亲也会把蒸馍剩下的面头揉成一个圆圆的面圈放在火堆里烤,外面焦黄,里面膨胀,趁热吃一口,有滋有味 。而烤红薯可以说就是当时最好的人间美味了 。从滚烫的火堆里扒出来,拍打几下,除去灰尘,剥掉烧焦的红薯皮,咬一口,热乎乎的,顿时香甜的滋味充满口腔,穿过肠胃,直达肺腑,有妥妥的满足感 。吃过以后,嘴上留下一圈黏黏的,黑黑的,黄黄的印迹,擦之不去 。
柴禾燃烧过后的灰尘是很好的肥料 。时间长了,灶窝里都会留下厚厚的柴禾碎屑和尘土,墙角处,碎屑下就会生长一种叫土鳖的小虫子,据说是很好的药材,可以卖钱 。
最好的柴禾当然还是木柴,在平原是稀缺货,平常很少用 。一般家庭都是积攒起来一点捡来的树枝,或者劈柴,到过年的时候蒸大馍,炸丸子才能用 。平常用的柴禾主要有高粱,玉米,棉花,大豆的秸秆和玉米芯,豆叶,麦茬等 。而产量最多的麦秸一般都是用来喂牲口的 。实行耕地机械化以后,喂牲口的人少了,麦秸也可以用来烧火了 。
生产队的柴禾和粮食一样,都是按人口和工分的多少分配的 。大部分家庭不够用,要自己准备 。
那时候地里庄稼收成不好,物资匮乏,柴禾也不好找 。人们有了空闲时间,有的人就到处拾柴禾,路边,沟塘边,地头,也有人去挖草根,晒干了当柴烧 。
勤快的人家捡得柴禾多,做饭不作难 。有一些懒散的人,就要发愁了 。那时候有一句俗语,“你一把柴禾不拾,你烧气!”没有想到一语成谶,现在人们已经真正的烧起气来了 。
夏天拾柴最好的办法就是砍麦茬 。麦收过后,有的地方麦茬留的特别高,就有人拿着镰刀或者斜铲子,去地里收麦茬,一个晌午能收一大捆 。这样的好事也持续不了几天,因为如果下雨了,或者秋庄稼播种以后就没有机会了 。
秋天最好收拾的柴禾就是大豆叶,豆子收割以后,拉到打谷场上去,留下的大豆叶用竹筢子一点一点的收拢起来,堆成小堆,再用绳子捆起来背回家去 。一捆有几十斤,重的近百斤,背到家中累的满身汗水,肩膀上勒出来一道深深的,红红的印子 。那时候没有架子车,更不用说电动车 。什么东西都是肩挑背扛,非常费力气 。
就是这样,每年的柴禾还是不够用 。特别是遇到连阴雨,柴禾都淋湿了,没有东西烧,就要想办法,寻找家里一切可以用来烧火的东西,比如床上的铺草,房间的篱笆(我们这边叫薄篱子),甚至不能穿的旧鞋子,不能用的旧家具,都被拿来当柴禾用 。为了吃一顿热乎饭,什么办法都想到了,真是不容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