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的由来,七彩丹霞的由来?

七彩丹霞的由来七彩丹霞属于丹霞地貌,它的由来和形成的原因是:
丹霞地貌发育始于第三纪晚期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 。这次运动使部分红色地层发生倾斜和舒缓褶曲,并使红色盆地抬升,形成外流区 。流水向盆地中部低洼处集中,沿岩层垂直节理进行侵蚀,形成两壁直立的深沟,称为巷谷 。
巷谷崖麓的崩积物在流水不能全部搬走时,形成坡度较缓的崩积锥 。随着沟壁的崩塌后退,崩积锥不断向上增长,覆盖基岩面的范围也不断扩大,崩积锥下部基岩形成一个和崩积锥倾斜方向一致的缓坡 。崖面的崩塌后退还使山顶面范围逐渐缩小,形成堡状残峰、石墙或石柱等地貌 。
随着进一步的侵蚀,残峰、石墙和石柱也将消失,形成缓坡丘陵 。在红色砂砾岩层中有不少石灰岩砾石和碳酸钙胶结物,碳酸钙被水溶解后常形成一些溶沟、石芽和溶洞,或者形成薄层的钙化沉积,甚至发育有石钟乳 。沿节理交汇处还发育漏斗 。
在砂岩中,因有交错层理所形成锦绣般的地形,称为锦石 。河流深切的岩层,可形成顶部平齐、四壁陡峭的方山,或被切割成各种各样的奇峰:有直立的、堡垒状的、宝塔状的等 。在岩层倾角较大的地区,则侵蚀形成起伏如龙的单斜山脊;多个单斜山脊相邻,称为单斜峰群 。
岩层沿垂直节理发生大面积崩塌,则形成高大、壮观的陡崖坡;陡崖坡沿某组主要节理的走向发育,形成高大的石墙;石墙的蚀穿形成石窗;石窗进一步扩大,变成石桥 。各岩块之间常形成狭陡的巷谷,其岩壁因红色而名为“赤壁”,壁上常发育有沿层面的岩洞 。

张掖的由来,七彩丹霞的由来?

文章插图
屋兰古城的来历发展历史
古张掖郡辖十县,屋兰即为其中之一 。屋兰亦作屋阑 。《甘州府志·风俗》称:“屋阑今屋笆也,西汉以名县,东汉晋魏讹阑(兰) 。《汉书地理志》记载:张掖郡有屋兰县 。《读史方舆纪要》上说:“其位置在张掖县东北,东与汉张掖县相邻 。屋兰得名自当地居民的称呼,屋、乌同音,兰、阑声母相同,收声略异 。屋兰当为乌犁部旧居之地,部落王降汉之后,汉以其地置屋兰县” 。清时仁寿驿,也称仁寿堡,俗叫东古城,在今张掖城东25公里,碱滩乡东古城村 。《甘州府志·古迹》载:“城东五十里,今仁寿驿,俗称“古城”是也 。汉张掖郡屋阑县,东汉及晋作“屋兰”者即此 。”
屋兰古城东西辟门,西门顶上保存重歇檐山顶阁楼一座,城周三里有奇,城堡内居民人口不到百家 。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
张掖的由来,七彩丹霞的由来?

文章插图
黑水古城的来历黑水古城是位于今张掖市西北17.5公里的黑河西岸的古迹,黑水国之名不见史籍 。相传先秦时期小月氏、匈奴相继在此建都 。因人称匈奴为“黑奴”,加之城建于黑河之滨,故有黑水国之名 。此处有南、北二古城遗址,312国道2774公里处 。北古城南距312国道2000米 。
据考,黑水国北古城,以其位置、里程而言,应是汉代张掖郡治觚得县城 。史载:公元前121年夏,匈奴浑邪王被西汉骠骑将军霍去病在祁连山之战中第二次击败后,投降了汉朝 。汉于是在浑邪王管辖的地方设立了张掖郡,下辖10县,此城即为郡治首县 。"觚得"出自匈奴语,是匈奴的一个王号,其意思现已不可考 。后为汉置张掖郡治和张掖属国都尉治所、唐为巩笔驿 。史载隋代韩世龙曾驻此,其“去后一夕,为风沙所淹” 。
江苏、安徽、福建、甘肃的来历都是去2府首字组合而成的,江苏市江宁府和苏州府,安徽是安庆府和徽州府(今歙县),福建是福州府和建宁府,甘肃是甘州府(今张掖)和肃州府(今酒泉)
甘肃长城驿的长城是什么朝代的秦,汉,明三代万里长城的西端都在甘肃境内——临洮,敦煌,嘉峪关,总里程达4000公里,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可谓长城资源大省,长城文化丰厚 。
中文名称
甘肃长城
所属地区
甘肃省
地理位置
甘肃境内
总里程
【张掖的由来,七彩丹霞的由来?】4000公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