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索金是什么东西,炸药的起源?( 四 )


1897式75mm野战炮炮弹采用melinite炸药填装 , 也就是李云龙的“意大利炮”
很快 , “黄色炸药”便成为各国开始研制的新型炸药 , 迅速的进入了军火界 。最初研究出成果的当然是法国 , 法国人“尤金·图尔平”(Eugène Turpin)率先研发出了炮弹的“苦味酸压入法” , 也赋予了它“麦宁炸药”的名称 , 即“melinite” , 实际上麦宁炸药是一种苦味酸与硝化棉的混合炸药 。
“列低”炮弹
然后英国人也开发出了“lyddite”炸药(即当年传说在天津打出毒气弹的“列低炮”) , 美国人做出了Emmensite炸药 , 德国做出了Picrine炸药 , 此外还有意大利的Eversite、奥地利的Ecrasite、日本的下濑火药等等 , 它们基本都是苦味酸与其它物质的混合型炸药 。
当年日本的“下濑火药”即是日本化学家下濑雅允研发的苦味酸炸药 , 日本人在1891年首次完成苦味酸的制备 , 继而迫不及待的将之填充进炮弹 , 先后运用到了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之中 。
甲午战争是新型炸药在军事上打出的第一战 , 此前无论是硝化甘油、硝铵还是硝化棉都没达到苦味酸这个效果 , 许多国家甚至恐惧于苦味酸的火力表现 , 非常害怕这种炸药在炮膛中爆炸或不稳定 。
下濑火药的苦味酸炮弹在战争中爆发出了惊人的威力 , 与当时灌沙子配重的实心炮弹不同 , 它接触到军舰便会爆炸 , 随即绽放出巨大的火焰 , 很轻易就在军舰上炸起大火 , 燃烧物质会如油般在甲板上翻滚 , 连钢铁都会熔穿 。有毒的浓烟也会四处弥漫 , 熏得全船咳嗽流涕呕吐 , 眼睛都睁不开 , 北洋水师和俄国舰队都遭了这个秧 。
一般来说 , 苦味酸的爆炸威力并不算很大 , 但是燃烧的火焰和高温 , 以及“神经过敏”似的触炸能力 , 却让它的威力倍增 。
苦味酸炸药最大的问题也是安全适用性 , 它遭遇高温、摩擦、撞击时都有可能炸开花 , 而且它与铁是可以反应的 , 会像雷酸汞生成汞盐那样生成苦味酸金属盐 , 造成事故爆炸危险 , 强氧化剂对金属表面也会造成破坏性腐蚀 , 这让它很不好长时间储存 。
比如日本联合舰队旗舰“三笠”号 , 就在1905年回佐世保基地时 , 发生了舰内弹药库的下濑火药引爆并炸沉、着陆的事故 。
这简直让人伤透了肝 , 总不能说炮弹压制完之后就必须打出去吧?可你多存一天 , 它们都会有烂穿、起爆的危险 。为此人们只能通过在炮弹里加隔离层的方式缓解问题 , 比如拿石蜡和纸、布糊个内壁壳子 。
苦味酸的感度问题也十分捉急 , 像下濑火药那样 , 它是挨着就炸撞着就爆 , 连根铁丝儿都能让它们神经过敏 , 这非常不适合穿甲——刚挨着漆皮你就炸了 , 杵不进敌人心窝 。
所以人们在大量的运用过后 , 不得不忍痛放弃了苦味酸黄色炸药 , 没事儿就被引爆弹药库 , 自爆掉军舰 , 烂穿铁板 , 这谁受得了啊?当然 , 也有些国家不那么愿意放弃苦味酸 , 他们的解决方法是将加大苦味酸与其它物质混合的成分 , 降低敏感性 。
顺带说一句 , 大清江南局1890年代曾有记载进口了3吨苦味酸 , 但大清并不会炸药钝化技术 , 买来了纯的苦味酸不能用 , 一碰就炸 , 放着也要炸 , 于是众人挖了个大坑统统埋到地下存着了事 。有人看着可惜 , 上折子禀皇上 , 称买个机器就可装填 , 但光绪帝把折子留中不发了 , 呵 , 这批苦味酸也不知发芽了没有 , 庚子国变时大清国可没少让“列低炮”的毒烟吓尿 。
在硝铵、硝化棉和黄色炸药发展的同时 , 人类最重要的炸药TNT也点开了自己的科技树 , 它的威力不算最大 , 但论可控易用 , TNT当属第一 。
TNT是Trinitrotoluene的缩写 , 全称“三硝基甲苯”(2,4,6-Trinitrotoluene 一般仅指2,4,6异构体) , 属于比较常用 , 知名度也最高的猛炸药 , 应用相当广泛 , 尤其是军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