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穿石的启示读后感 滴水穿石的启示读后感精选大全

读一本好书,就像与一位高尚的人谈话 。想必这句话我们都会说了,可是又有谁真正的进入到书的世界里,真正的体会到这句话的意思呢?下面小编为你整理滴水穿石的启示读后感,希望对你有帮助 。
滴水穿石的启示读后感篇1
《滴水穿石的启示》真是让我深有感触的一篇好文章啊!文中,作者看到太极洞内滴水穿石的这一奇观,提出了只要有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精神,就能取得成功 。他分别举了古今中外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的例子及雨滴滴不穿石块的例子,从正反面证实这个观点 。
我读着这三个名人的故事,情不自禁想起了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的故事 。小时候,老师每教一篇课文,他都要背到滚瓜烂熟为止 。后来,他为了抓紧时间,就用圆木做了个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开,他醒来后便继续读书写作 。经过19年的努力,他终于变成了著名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 。想着想着,我不禁想起了自己亲身经厉的事 。我初学自行车的时侯,妈妈教我我却怎么也学不会,为了这个事,我大哭了两场,我自己又试了试,摇摇晃晃、没有平衡性,“拍”得一声,我摔倒在地,两个膝盖、手上皮都擦破了,还在不停地流血,我忍住疼痛站起来,一跛一跛得走过去扶起自行车,又继续练习 。经过我不断的努力练习,我终于能把自行车控制好,骑车自如了!我们要铭记“滴水穿石”给予我们得启示:不积跬步,无以成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
滴水穿石的启示读后感篇2
学了《滴水穿石的启示》这一课,水滴锲而不舍、日雕月琢,终于滴穿了石块,我们应该学习水滴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精神,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 。
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美国发明家爱迪生、著名书画家齐白石,不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克服一道道难关,最终取得成功的吗?
《国榷》的作者谈迁在写这部史书时遇到了许许多多的难关,有一次竟为了抄一点史料,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路 。经过二十多年的奋斗,六次修改,谈迁终于在五十多岁时完成了一部四百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 。就在书稿即将付印前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 。一天夜里,小偷溜进他家,以为锁在竹箱里的《国榷》原稿是值钱的财务,便把竹箱偷了去 。谈迁不放弃,四年时间,他完成了新书的初稿,又经过许多年的奋斗,一部新的《国榷》诞生了 。共104卷,428万4千字,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巨著 。谈迁也因此名垂青史 。谈迁坚持不懈,不是才取得了成功吗?
我们做什么事情应该专心致志、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半途而废 。谈迁、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他们都是坚持不懈,遇到再大的困难也不放弃,最终成功了 。

滴水穿石的启示读后感篇3
美国发明家爱迪生,虽然没有经过正规教育,但他迷恋电学研究,竟拥有一千多项发明专利权 。画家齐白石的画室里写着“不教一日闲过”,正是因为他不停地创作,才画得更好,更加纯熟 。他们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 。如果我们也具有这种精神,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学完了《滴水穿石的启示》后,由此我想到了我自己,作为一名小学生,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学习,我们应该在学习上也应该具有这种“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精神 。
比如有一次,碰到一道数学题不会做,我去问妈妈,妈妈对我说:王乐言,你脑筋又不笨,再想想,一定可以迎刃而解的 。”我左思右想,终于做了出来,可见只要动了脑筋,就一定会做好,做成的 。其实,一个困难就像一块“顽石”,只有“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才能“滴穿”一块块“顽石” 。那么,在生活中,在事业中,我们具有了滴水穿石的精神,那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了呢?
滴水穿石的启示读后感篇4
其实,这样的名人事例还有很多,如:明末清初的一位史学家谈迁,发明避雷针的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还有不惜自己生命发明炸药的诺贝尔……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诺贝尔 。
“炸药大王”诺贝尔从小就对制作炸药很感兴趣 。从此,他与父亲、哥哥一起发明炸药 。1864年9月3日,诺贝尔实验室在一声巨响中化为灰烬 。诺贝尔的弟弟被炸死,父亲也被炸成残废,但诺贝尔毫不气馁,继续潜心研究 。经过四个年头几百次的失败,到1867年的秋天,终于制作出能够安全运输的固体炸药 。诺贝尔又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引爆装置——炸药 。为了发明炸药,诺贝尔投入了他的整个生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