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现在的娱乐圈 如何评价现在的优酷?( 二 )


但笔者还是认为阿里巴巴与优酷结合的这几年是“失败”的,在这几年的时间里,优酷对内没有成为阿里生态链不可或缺的一环,对外没有像竞品们《奇葩说》、《中国有嘻哈》、《盗墓笔记》等似的持续推出拿得出手的节目,商业上在巨额版权投入和资本加持下仍然无法形成突破,用户体验上长年遭受到大量用户吐槽 。
曾经凭借《万万没想到》和《十一度青春系列》打赢自制内容开幕之战并且巩固平台老大地位的优酷已经不复存在 。
不过,如果硬要为优酷这几年的没落找个合理化的解释的话,那么倒也不是不可以 。
现在整个视频行业的大环境都太差了 。不止是优酷,随着这几年国内经济增长放缓、线上流量红利见顶,“瓶颈期”几乎伴随了整个视频行业 。
版权、自制节目投入巨大的视频行业里,优爱腾们的日子其实都不好过,只是相对而言优酷更差而已 。

随着短视频、AI、信息流等新风口的产生,在线视频行业早已越来越习惯无奈地成为移动互联网舆论中心的背景板,常年赚不到钱的发展模式更是让所有视频平台都面临很大的发展压力 。
行业的冬天倒是可以掩饰优酷的失意,但商业世界的残酷就在于,同样是每年巨额烧钱、亏钱,人家爱奇艺和腾讯视频就是做的比你好,这就只能说明优酷自身有问题了 。
爱奇艺有百度撑腰,腾讯视频有腾讯,阿里收购优酷的时候它还是行业第一 。既然都有不差钱的“爸爸”,大家比的无外乎是平台自己的眼光和核心运营能力了 。
说得简单一点,就是要搞清楚自己的用户喜欢什么,怎么做出用户喜欢的内容 。从这方面看,曾经引领行业的优酷在并入阿里后是失败的 。
优酷想要脱困,要阿里化,更要“去阿里化”
当年来往失败、支付宝社交功能失败的时候,阿里被贴上了没有社交、娱乐基因的标签 。
这个标签其实现在依然有效,强调文化建设、小二文化的阿里巴巴拥有一套完整而强烈的自有企业文化体系,这从每个新入职阿里巴巴的员工都要经历为期近两周的“百年阿里”培训就知道了,这种文化基因帮助阿里发展到如今的规模,却也限制了其社交、娱乐类产品的成功 。
从视频平台的内生逻辑来说,它永远都不能成为电商帝国的一环、更不能被强商业文化的管理思维所主导,因为这样的话,真正的文化和娱乐就将不复存在,人们看到的将永远是点击最高、转化最高、最容易产生导流和导购的节目 。这样的节目有什么意义?
很不幸,阿里巴巴的强大愈发衬托了优酷的无奈 。若阿里的企业文化没有那么强大,优酷还可以试着从强化人工运营引导、引进外部人才的形式来解决目前的问题,这也是当年高晓松等加入阿里巴巴的重要原因 。但阿里从管理、文化到商业模式等各个方面都有太强的电商和掌控基因了,这让它内部很难有一个良性的机制去运作出一个好的社交产品、娱乐产品、文化产品 。
阿里影业、优酷土豆、阿里音乐、阿里体育、UC浏览器、阿里游戏、阿里文学......这些阿里大文娱的重要业务板块在重金投入下所获得的成绩往往不那么尽如人意,甚至有优酷、虾米、UC等早期的行业霸主在并入阿里之后愈发沉沦的先例 。
我们就不说阿里的商业体系往往是希望流量平台向它的电商业务导流、却没有能够往旗下流量平台导流途径的“缺陷”了 。就说优酷想要脱困的话,唯一的办法是要阿里化,更要“去阿里化” 。
阿里化是必须的,毕竟阿里的资本和生态加持对于优酷来说是与爱奇艺、腾讯视频竞争的立足点;
去阿里化也是必须的,只有摆脱阿里强掌控欲、强电商基因的文化影响,以适合优酷的发展模式而非阿里式的经营模式去推动优酷转型,它才有可能重新回到巅峰 。
以上回答截止到2019年6月15日,希望能够对题主有所帮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