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重阳节叙事作文10篇( 二 )


这使我也有所感受,在这一星期天中,我们老师让为自己的长辈洗一次脚或洗一次头等 。我突然心血来潮,准备,在星期天给来我家串门的姥姥洗一次脚 。
“萱萱,萱萱……”哦,我姥姥来了,我赶忙把姥姥请进屋里 。赶紧把妈妈叫来 。趁着妈妈与姥姥交谈这来之不易的机会,赶忙拿来盆子,倒了一些热水,一摸水,呀,烧死了!我又倒了一些凉水,哎,又凉了 。此刻,想起了“永不气妥”这个词,顿时提起精神,又倒了一些热水,这会算是差不多了 。我又拿起肥皂和擦脚布 。摇摇晃晃的端到姥姥面前说:“姥姥,马上就要过重阳节了,我今天特意为您洗一次脚 。”姥姥说:“呀,萱萱真的是长大了,懂事了,姥姥为你感到骄傲啊!”我把姥姥的脚放入水中,泡了一会儿 。又用肥皂把脚周围搓了一遍,在用清水冲洗 。连续重复几次,就差不多可以了!但是,当我摸到姥姥脚跟时,有什么扎了我一下 。我一看,原来是一层厚厚的茧子 。我想起姥姥操劳日久,每天洗衣,做饭 。便更加仔细的去洗脚了!洗完后,望着姥姥干净的脚,喜出望外 。姥姥和妈妈都欣慰的笑了!

这一年的重阳节让我过的很充实,很完美!即使在平时,我也会多多的为长辈做事 。为什么呢?因为我是一名少先队员!
高中生重阳节叙事作文篇3
今天是重阳节,你们打算干什么呢?对多数人来说,可能对重阳节没什么纪念意义性吧 。回答是不是的,重阳节不但是有纪念性也是有意义性的 。接下来我就说说重阳节的起源吧:
“中秋过后又重阳”,起源于汉初的重阳节有着悠久的历史 。要说重阳节的来历,那可不是一个轻松的活儿!
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汉初 。据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惨害后,宫女贾某也被逐出宫,将这一习俗传入民间的 。
古代,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 。唐人登高诗很多,大多数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 。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 。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 。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 。
重阳节还要赏菊饮菊花酒,起源于陶渊明 。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 。旧时士大夫,还多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 。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很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种 。清代以后,赏菊之俗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 。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 。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 。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 。
重阳节除了佩带茱萸,也插菊花 。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 。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 。”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 。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
传承至今,重阳节已经演变成为了一个活动丰富、情趣盎然的佳节,各地人们通过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活动来欢度这个历史悠久的节日 。
缺少了我最赞赏的地方,恒景拜师学艺,杀死瘟魔才让九月九登高的风俗传下来 。

高中生重阳节叙事作文篇4
九月初九重阳节,又称为“重九节”,是一个纪念先人及扫墓的节日 。
重阳节,起源于战国时代,原是一个欢乐的日子 。古人将天地万物归为阴阳两类,阴代表黑暗,阳则代表光明、活力 。奇数为阳,偶数为阴 。九是奇数,因此属阳,九月初九,日月逢九,二阳相重,故称“重阳” 。
这一天,正值仲秋季节,天高气爽,是登高远眺,舒畅胸怀的好时光 。中国历代许多文人雅士,每当此时,登上高处,一面饮菊花酒,一面吟诗取乐,留下无数诗篇 。
九月,严寒的冬关即将降临,人们开始添置冬装,他们也不忘在拜祭先人时烧纸衣,让先人在阴间过冬 。这一来,重阳节便演变为扫墓及为先人焚化冬衣的节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