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造1元打火机产业,东南亚为何抢不走?( 二 )


“够用就好”的原则 , 让一次性打火机的成本迅速降低 。
温州人把一次性打火机这个产业“抢”了过来 。
就这样 , 从零开始 , 中国逐渐开始垄断全世界的一次性打火机制造 。

中国造1元打火机产业,东南亚为何抢不走?

文章插图



在经过了1994年美国CR法案和2001年欧盟的反倾销调查后 , 中国生产的1块钱打火机经历波折 , 温州大批的打火机厂倒闭 , 再加上沿海地区的人力成本逐渐攀升 , 这个产业也开始从浙江、广东等沿海地区向内地转移 。
邵东接棒温州一次性打火机产业 , 最早的火种 , 其实也是从在温州、宁波做生意的人回乡创业开始 。
不过那时邵东打火机的生产方式还是手工作坊式 , 质量比温州货还“山寨” 。
现在来看 , 其实邵东承接产业转移 , 也有自己更多的主动性 。
在邵东打火机产业刚开始发展的几年 , 也跟温州起步阶段一样 , 靠着家庭作坊的“纯手工”式制造 , 以低价竞争市场 。
但是他们显然不想重蹈温州的覆辙 。
中国造1元打火机产业,东南亚为何抢不走?

文章插图



邵东市接棒温州、宁波和广东沿海地区的打火机制造产业 , 成为全国最大的打火机产地
2007年 , 邵东13家打火机出口企业 , 一起成立了出口监管委员会 , 统一定价、配额、运输、保险等 , 而且一起出资 , 整合分散的资源 , 研发设计模具 。
也正是这样 , 邵东才敢有特别的政策:一家工厂注册“执照” , 就可以在下面建分厂 , 分厂又能在下面建加工点 。
一次性打火机产业在邵东迅速扩张 。
两年后 , 10家邵东的打火机出口企业和4家配套企业 , 又组成了一家集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的企业 , 一下成了当地最大的龙头企业 。
仅仅3年后的2012年 , 邵东生产的注塑打火机年产量就突破100亿个 , 而且出口量首次超过浙江 , 成了国内打火机出口最多的地区 。
中国造1元打火机产业,东南亚为何抢不走?

文章插图



那么 , 接棒温州一次性打火机产业的邵东 , 会不会也面临产业转移到内地更不发达的地区 , 甚至到东南亚等人力资源更廉价的地方?
邵东以前曾有过这样的困扰 。在2015年左右 , 一些当地打火机企业也确实搬去了劳动力成本更低的贵州等地 。
中国造1元打火机产业,东南亚为何抢不走?

文章插图



邵东拥有完备的打火机产业链 , 300多种产品价格从1元到几十元不等
不过 , 邵东却没有轻易放任产业转移出去 , 反而因为这次“危机” , 打出了几张自己的王牌 , 让一次性打火机这个产业 , 既能给当地带来效益 , 又不太可能被人力成本更低的国家“抢”走 。
这一切 , 都是围绕成本展开的 。
简单来说 , 类似于可口可乐的价格战略一样 , 就是邵东能有办法让一次性打火机的成本 , 降到别人无法竞争的低价 。
邵东拥有的第一张王牌 , 是全产业链配套 。
一次性打火机看似没多少技术含量 , 其实却并不简单 。
就算是最普通的那种一块钱的塑料打火机 , 也有20多个零件 , 经过十几道工艺 , 需要用的设备多达几十种 。
一家打火机企业的背后 , 往往需要有上百家配套商 。
比如 , 打火机最常见的引流芯、芯套、海绵三件套 , 需要一系列配套工厂进行供货 。
而打火机的电子装置、出气阀乃至印刷、包装材料、电镀喷漆 , 背后也都各自拖着长长的供应链 。
中国造1元打火机产业,东南亚为何抢不走?

文章插图



邵东生产一次性打火机工厂的车间 , 已经借助自己研制的自动化设备
当然 , 这些配套的产业链 , 在邵东根本就不是问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