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造1元打火机产业,东南亚为何抢不走?( 三 )


只要涉及打火机行业所需的东西 , 除了危化气体和塑料粒子之外 , 在邵东当地 , 最多半个小时就能全部能搞定 。
完备产业链带来的集群效应 , 首先体现在成本的降低 。
以前一个电子打火器 , 从国外进口要1块多钱 , 现在这里能做到5分钱一个 。
曾经日本企业试图对中国进行技术封锁的出火口密封圈 , 过去成本2角钱 , 现在只要1分钱 。
当然 , 有人可能会说 , 之前温州也有自己完备的产业链 , 不一样因为人力成本的增加 , 产业才转移到了邵东吗?
邵东的第二张王牌 , 就是“用机器换人” 。
邵东打火机产业当年出现“危机”的时刻 , 也是他们最忙碌的时间段 。
2014年 , 邵东企业出口订单大增 , 那时的景象是:工人一排排拿着镊子、钳子低头操作 , 厂房里坐满了人 。
但是 , 有1.4万工人夜以继日生产的工厂 , 每天却只能生产100万个打火机 , 还没办法完全保证质量 。

中国造1元打火机产业,东南亚为何抢不走?

文章插图



当地企业通过自主研发 , 实现打火机生产12道工艺的自动化 截图来源:了不起的小镇
当地打火机企业的负责人算过一笔账 , 一个打火机的利润是2-4分钱 , 要想让打火机卖1块钱而企业的利润不减少 , 人工成本必须控制在7%以内 。
两条路 , 要么搬走到工资成本更低的地方 , 要么进行自动化的升级改造 。
搬走当然是舍不得 , 自动化升级更是困难重重 。
一次性打火机外形各异 , 很多零件都是非标准件 , 自动化可不是有钱就能搞定的事 。
这时 , “民间高手”开始出现在厂房里 , 和工厂一起设计改造设备 , 用一些土方法自己研制设备 , 按工厂需求提高效率 , 再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改进升级 , 邵东的企业开始探索一次性打火机自动化生产的路 。
中国造1元打火机产业,东南亚为何抢不走?

文章插图



邵东当地十几家龙头企业已经基本完成自动化生产改造
企业倒逼自己转型虽然痛苦 , 但是带来的却是成本控制的奇迹 。
从2016年开始 , 邵东一家龙头企业每年投入2000万用来研发 , 2000万用来更新自动化设备 。
如今 , 他们把每个打火机的人力成本从1毛钱降到了1分多钱 , 人员减少80%的同时 , 产能增加了40% 。
帮助打火机企业研发升级自动设备的厂家 , 随着政府的引导 , 和十几家龙头企业相继转型 , 也都赚到了钱 。
更重要的是 , 他们发明了适应打火机生产的非标准化自动配套设备 。
如今 , 邵东除了注塑机之外 , 其他的自动化设备几乎都是本地的配套厂商自己开发的非标设备 。
单个工序的自动化已经完成 , 邵东下一步要开始挑战全生产线自动化 。
中国造1元打火机产业,东南亚为何抢不走?

文章插图



邵东智能制造研究院 , 当地的打火机模具在这里研发生产
就这样 , 邵东硬是把一个“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 自创升级成了自动化生产的技术密集型产业 , 用技术+成本控制这“一高一低” , 扩宽了产业的“护城河” 。
发达国家没办法跟你拼成本 , 人力成本低的国家没法跟你拼技术 , 这样的产业 , 恐怕很难被别人“抢”走了 。
人们在谈论中国制造转型升级时 , 通常会更多地关注高大上的行业 , 却往往忽略了所谓的“低端”产业 。
但由一次性打火机在邵东从传统制造业进化成“智造业”的转变过程 , 更能看出中国制造业的韧性与能力 。
1块钱的打火机 , 和高铁、大飞机一样 , 都是了不起的中国制造 。
【中国造1元打火机产业,东南亚为何抢不走?】
中国造1元打火机产业,东南亚为何抢不走?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