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时节的习俗及养生原则

每年阳历10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10度时为二十四节气中的霜降 。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霜降时节的习俗及养生原则,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
赏枫
枫遭霜侵后叶子火红,色彩鲜艳,灿如锦绣 。古人曾有“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 。国内如苏州的天平山、南京的栖霞山,都以枫叶美景著称 。夕阳西下,红叶参差交错,驰目远眺,仿佛珊瑚火海,十分壮观 。
牧羊
我国牧羊的风气,自古以来就十分盛行 。内蒙古以及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河南、江苏、浙江等省,无不广为饲养 。
羊奶、羊肉和羊毛,都可供食用或使用 。品种好的奶羊,产乳量很大,堪称为贫民的乳牛 。国内如山西长子等地,牧羊人一般在秋天杀羊赛神,预祝来年羊群扩大,并将祭品分发给族人 。贫困无羊的,可蒸面糕,将其做成羊的形状代替 。
斗鹌鹑
鹌鹑是生活在田地、沼泽中的小鸟,雄鸟足高,雌鸟足低,喜欢在田地间或芦苇丛中活动,晚上成群飞出,白天则伏于草丛,在山东最为多见 。鹌鹑性喜近人,特别好斗,决斗时抬脚张其,人们多喜蓄养 。

饲喂小米的鹌鹑,如果决斗失败了还可以再来;而喂给糜子的鹌鹑,只能决斗一次,如果失败了,就再不愿相斗 。
养鹌鹑的方法是,每天喂给小米,如果想让其善斗,应常将其放在手上,拉着它的两脚使之行走 。预备一个小布袋,袋口像荷包,但底是平的,有线可以收放,将鹌鹑放入袋里,时刻都将它带在身旁,绝没有鹌鹑跳跃出来或者憋闷而死的弊端 。鹌鹑养熟之后,即使任由它自由行走,也不会飞去 。鹌鹑生性怕冷,天气寒冷时应妥善照料,否则容易冻死 。
霜降后斗鹌鹑,在南北方都很盛行 。《北京岁华记》中说北方的人在霜降后斗鹌鹑,人将鹌鹑笼在袖中,如同捧着珍宝 。南方大多在晚上斗鹌鹑,决胜负 。考究的人用彩绪做平底袋,以皮手套将鹌鹑把在袖中,以此作为消遣 。清代的蔡铁翁有诗道:“辛苦霜天斗瘦鹤 。”
行狩猎
狩猎又叫镜猎,如果仅为娱乐,叫作游猎;如果以打猎为生.则叫作职猎 。古代利用田猎活动,来练习骑射.所谓的“搜苗称狩”,都是指借围猎的机会操练检阅,练习武艺 。汉代法律中对于捕杀豺虎还有奖励 。
北方人射猎,打不同的猎物各有一定的季节,大多在二三月放海东青(古人北方游牧民族崇拜、驯养的猎鹰)打大雁,四五月打糜鹿,八、九月打虎豹之类,这样直到年终 。
一、饮食:补冬不如补霜降
中医认为,霜降应淡补 。因此在霜降时节饮食应尽量保持清淡 。尤其不要在食物中放太多的盐 。盐食用过多,易导致血容量增加,对血管壁的侧压力增加 。同时容易让人产生口渴的感觉,需要喝大量的水来缓解,长期大量摄取盐会导致身体浮肿,同时还会增加肾脏的负担 。

民间总有谚语,“补冬不如补霜降”,认为比起冬天的进补,霜降时节的秋补会更有效果 。补物则逃不过秋天最肥硕的鸭和鲜香的羊肉,煲汤时最好还要加上党参、当归、熟地和黄芪四味中药,各有益处 。
这个时节常用的进补中药有沙参、天冬、麦冬、百合、地黄、玉竹、甜杏仁、女贞子、玄参、大枣、川贝母、白果、西洋参、党参、白术、人参、茯苓、薏苡仁等 。不过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药补不如食补”,而且即使是药补,也要根据个人的体质而定,不能乱补 。尤其是老人,如果胡乱进补,不但起不到调养身体的作用,可能还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而对于小孩,则应顺节气转向收敛、降气、润燥 。
此时节宜选择润燥滋阴的饮食,此类饮食品有增强免疫力的功效 。全麦面、小麦仁、豆芽、豆浆、花生、芝麻、红薯、山药、南瓜、萝卜、白菜、洋葱、藕、百合、木耳、梨、苹果、葡萄、枸杞、大枣、橄榄、甜杏仁、甘蔗、蜂蜜、鸭蛋等都比较适宜这个时节食用 。
若想收敛阳气可在饮食中适量增加山楂、五味子、柿子、醋等酸味食品 。若无风寒天气或体内没有凉寒,应尽量少用或不用解表发汗的食品,如大葱、生姜、辣椒、芥末等 。
二、起居:穿衣要保暖,早晨莫贪睡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过渡的开始,最低气温可达到零摄氏度左右 。俗语有“霜降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此时节,昼夜温差变化增大,人们要注意添加衣服,特别要注意脚部和胃部保暖,同时要加强体育锻炼,做好御寒准备,预防感冒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