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方日记是什么?怎么这么火?( 二 )


借助于现代的传播途径 , 几篇日记的内容情绪感染性、传播速度、接触数量 , 不亚于病毒 。方方已经从退休的作协主席俨然成了外界所认为的疫期网红、疫区明星 , 在有的群体中 , 风头不亚于钟南山、陈兰娟 。这个时候 , 我们需要的、关注的不应该是明星、网红、公知 , 而是千千万万的劳动者、志愿者、赴死者 。那些被隔离在家里的人们确实可怜 , 信息途径太少了 , 心理上也脆弱和焦虑 , 容易受到诱导和欺骗 , 引发不满和争论一一包括方方本人就被一张朋友发来的照片所欺骗 , 可以预见 , 但不可理解 。
有的人把方方捧得高高的 , 奉为精神灯塔、疫区英雄、民生领袖、骨气文人 , 不信联播信方方 , 当他们有一天从家里轻轻松松走出来 , 平平安安重见阳光的时候 , 他们会明白是谁在力挽狂澜?又有谁为之牺牲 。
方方原来的作品里头有世间烟火、有青春热情 , 有自我奋斗 , 但离家国情怀、秩序理性总是很远很远 , 这次又树起了国家文明尺度来教导我们 。这几篇公开发表的私人日记 , 为什么不能是魏巍的巜谁是最可爱的人》、李存葆的巜高山下的花环》、年轻采访人员护士的《战疫日记》呢?封闭在家 , 除了社区防疫人员、给他生活物资的志愿者、送狗粮的快递员之外 , 方方应该没有和任何一个直接参加抗疫的人员接触过 , 更没有目睹到史无前例、波澜壮阔的战疫场面 , 最多只是记录了耳闻疫情 , 没有涉及到伟大的战疫 。这些日记的作者 , 不同于到过战场、见到过真实的魏巍 , 李存葆、医生护士、新闻采访人员、快递员、司机 , 所以没有生活 , 素材来源而只有众所周知 , 最不可信的网络途经 。这些日记应该永远进不了中小学的教材 , 绝大部分家长不会愿意 用日记的内容、情绪去教育自已的孩子 , 我们的国家历来没有、将来应该也不会用这些日记 去塑造我们的国民精神 , 否则我们拿什么去应对汶川地震、98洪水、非典疫情?因为 , 除了善良 , 我们还要坚强!除了文字 , 当前更需要行动!这个时候 , 去当一个力所能及的志愿者 , 比写以个人日记形式而事实上的通稿要强 。一声莫名的惊呼 , 可能引起一场无辜的踩踏 , 不良的情绪、片面的观点、失真的消息 , 是抗疫与重建中的大忌 。
最后与方方共勉 ,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 尊重事实 , 体验生活 , 大大方方走出来看看吧 , 感动一次吧!一座千万人口的城市 , 每天仅蔬菜消耗都数千吨 , 只消耗不产出 , 全凭外来支援 , 却没有动荡、没有失序 , 除了被暗指不文明中国 , 方方回答一下谁能做到?被封闭的不止是武汉人 , 也还有几千万的湖北人为了防止向全国传播而安心”陪封” , 相当多的人近两个月没有收入 , 昨天全省除武汉之外仅有三起确诊病例 , 病毒在湖北几乎被活活闷死;白发苍苍的钟南山还在呕心沥血;年轻的战士和护士向武汉只进不出;菜地里的蔬菜还有人在从地里拔起来送到超市才能送到你家门前;三五名社工和志愿者 , 除了防疫之外 , 要为小区里几千个家庭买菜买米甚至买烟买啤酒 , 因为义务救助服务的质量不高 , 也有挨骂的 , 女志愿者扛着50斤重的大米 , 边走边哭;成千上万的党员就地转岗 , 在小区门前看门防疫;我与我的家距离5公里 , 有两个小孩 , 我已经一个月没有回家了 , 既是因为工作也是因为小区被封闭 , 我目睹了我身边所发生的事 , 我欣慰也感动:强大的组织力、再生力正在发挥作用 , 无论天灾人祸 , 病毒和事者不会被放过 。

冬天虽冷 , 从来拖不到人间三月;虽是一介小民 , 但我心中向阳 , 汇入洪流 , 与时共进 。
【方方日记是什么?怎么这么火?】路有不平 , 我还要写 , 请您关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