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僚,在古代将军幕府中参谋、书记等,后泛指文武官署中佐助人员 幕僚是什么意思


幕僚,在古代将军幕府中参谋、书记等,后泛指文武官署中佐助人员 。这个僚就是主官属员的概念,幕本是帷幄的通称 。古代时,天子或将帅率领部队出征,治无常处,就以在野外搭起的帐篷作为指挥部 。所谓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就是缘于此 。
幕僚其实是一个泛指,科举制度出现之前,一些有权势的官员往往会招纳那些善于谋略的人,来为其出谋划策 。这类似门客,实际上,幕僚包括的范围更大,官员招纳的人不只局限于为其出谋划策,一些武艺高强的人,也会被招募作养士 。
但幕僚两字,要从先秦时期的幕府说起——《史记·廉蔺列传》记载,赵国名将李牧“常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 。古代出征打仗居无定所,主帅的指挥中心随时变动,需要搭建流动帐幕,也就是“幕为府舍,故为幕府” 。李牧作为前线元戎,自然拥有很大的人事处理权和地方财政支配权,因此手下的文吏都是亲自选拔任用,边境的租税也可以直接拿来充入军饷 。
【幕僚,在古代将军幕府中参谋、书记等,后泛指文武官署中佐助人员 幕僚是什么意思】渐渐地地方军政大员的衙署都被称为幕府,尽管这些大都已是固定机构,并非前线流动场所,另外幕府两字也演变成了对地方一把手本身的尊称 。这些高官肩负地方军政和经济责权,诸事亲力亲为当然不现实,需要招募一批办事精干的能吏,负责参与机要,谋划方略,起草文书或处理案卷等等 。这类人员多数来自中下层文人集团,受到长吏高度器重,故而被尊称为幕宾或幕友,而其名称的确切由来,一般公认是出自《晋书·郄超传》 。
古代读书人讲究“学而优则仕”,“十年寒窗”为的就是“金榜题名”,从而谋取一个正式出身 。而出任幕僚者则大多出于被动,他们要么是屡试不第者,要么是因各种原因丧失出仕资格,亦或者被剥夺官职无法复起者,他们在无法通过科举谋求正式出身的情况下,便只能通过出任幕僚而另辟蹊径,另寻晋升之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