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六安地理位置 六安在哪里?具体地理位置!( 五 )


[编辑本段]六、历史沿革
远在新石器时代 , 六安就有人类活动 。上古时 , 这里是偃姓皋陶部族活动和聚居地 。“皋陶卒 , 葬之于六(音lù) 。禹封其少子于六 , 以奉其祀” 。故六安又称“皋城” 。至西周 , 境内形成英、六、蓼、群舒诸方国 。
春秋、战国时期属楚 。秦属九江郡 。
公元前121年 , 汉武帝取“六地平安 , 永不反叛”之意 , 置六安国 , “六安”之名沿袭至今 。
三国时由魏控制 。两晋时 , 分属豫周的安丰郡 , 扬州的淮南郡、庐江郡 。
隋时 , 分属淮南郡和庐江郡 。唐时 , 分属寿州和庐州 , 其间置舒城县和盛唐县 。
两宋时 , 大致与唐相当 。
元末 , 始设六安州 。
明时 , 北属寿州、南属六安州 。
清初 , 属江南行省右布政使司所辖的寿州和六安州 。江南行省改为江苏、安徽两省后 , 属安徽省凤颍六泗道的六安州 。
中华民国初年 , 寿县、霍邱属安徽省淮泗道 , 其余县区属安徽省安庆道 。1931年 , 六安、霍山(含今金寨县一部分)和英山、罗田、商城五县成立工农民主政权 , 曾称“五星县” 。1940年 , 改称第二行政督察区 。
1947年10月 , 成立皖西行署 。1949年1月 , 六安解放 , 4月 , 成立六安地区专员公署 , 隶属皖北行署 。1952年 , 皖北行署与皖南行署合并为安徽省 。此后 , 庐江县一度划入六安专区 , 后划归巢湖专区;肥西县曾两度划入六安专区 , 后划归合肥市 。1978年 , 以六安县城关及近郊组建县级六安市 。
1992年12月 , 六安市与六安县合并 , 称六安市(县级) 。
1999年9月 , 国务院批准六安撤地设市 , 原县级六安市分设为金安区、裕安区 。2000年3月 , 省辖六安市成立 。
[编辑本段]七、地域文化
皖西文化源远流长 , 特色鲜明 。皋陶文化的文明之光从这里播向华夏 , 传向世界 。“成长于江汉 , 扎根于江淮”的楚文化在这里高度成熟 。从春秋战国到西汉中期 , 这里一直是道家、农家和儒家学派研究和教育活跃的地区 。南宋时发明的“突火枪” , 是管状兵器的始祖 。明末喻本元、喻本亨兄弟的《元亨疗马集》 , 被后世称为兽医学的“本草纲目” 。伴随着如火如荼的革命岁月而产生的红军文化热情高亢 , 形式活泼 , 独树一帜 。皖西文化艺术门类丰富 , 民歌、民舞、曲艺、灯会和民间剧目种类繁多 , 折射出江淮地区和大别山区劳动人民勤劳与智慧 。
皋陶文化:
皋陶是黄帝之子少昊之后 , 生于公元前21世纪 , 是中国司法的鼻祖 。他辅佐夏禹理政、治水和发展生产 , 并为融合夷夏和后来中华民族的形成作出巨大贡献 。皋陶与尧、舜、禹齐名 , 被后人尊为“上古四圣” 。禹根据皋陶的品德和功劳而举他为继承人 , 并授政于他 。但皋陶未继位即去世 , 禹便把英、六一带封给其后裔 。唐玄宗以李氏始祖皋陶为荣 , 于天宝二年(公元743年)追封其为“德明皇帝” 。皋陶文化的内容主要是:兴“五教” 。五教即“父义、母慈、兄友、弟共(恭)、子孝” 。定“五礼” 。五礼即“吉、凶、宾、军、嘉” 。吉礼即祭祀之礼 , 凶礼乃丧礼 , 宾礼系部落与部落联盟之间、部落与部落之间以及与联盟之外的友好部落之间的聘享之礼 , 军礼为组织氏族、约束大众成军之礼 , 嘉礼为“饮食、男女”之礼 。创“五刑” 。五刑即“甲兵、斧钺、刀锯、钻笮、鞭扑” 。甲兵 , 即对外来侵犯和内部叛乱的讨伐;斧钺 , 系军内之刑 , 属军法;刀锯 , 系死刑和重肉刑;钻笮 , 是轻肉刑;鞭扑 , 是对轻罪所施薄刑 。皋陶在习惯法的基础上整合为“五刑” , 无疑是一大进步 , 创我国刑法之始 。立“九德” 。九德即宽而栗(秉性宽弘而有原则)、柔而立(性情温良而能立事)、愿而恭(质朴而能尊贤)、乱而敬(有才而能敬事)、扰而毅(谦和而有主见)、直而温(正直而不傲慢)、简而廉(具大略而能务实)、刚而塞(果敢而不鲁莽)、强而义(刚强而不任性违理) 。皋陶制订的“九德” , 内涵包括人的秉赋、气质、品德、才干等许多方面 , 是目前所知的我国历史上最早考察、选拔公职人员的标准 。亲“九族” 。九族即部落联盟核心的亲属部落 。部落联盟是一个松散组织 , 联盟的权威没有可靠力量作后盾是维持不下去的 , 所以亲“九族”亦是当时历史条件下一项重要的政治策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