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科学家不能用顶尖不顶尖来评价
科学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科技应用、科学研究、科学探索 。
这三个层面都有各自层面的顶尖科学家 。
李淼先生很明显应该属于科学研究层面的,中国的顶尖科学家 。
而朱清时校长则属于科学探索层面的顶尖科学家,他所探索的课题是世界级的 。
真正引领人类文明进步的是科学探索,而不是科学研究、更不是科技应用 。
钱颖一,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耶鲁大学运筹学/管理科学硕士 。
我们一直在说要把孩子培养成有创造力的人,那么创造力何来?我们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我们对教育的认识,过于局限在“知识”上 。
要成为创新型国家,不缺创新的意志、创新的热情,也不缺创新的市场、创新的资金,最缺的,是大量的具有创造力的人才 。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在校学生最多的国家 。中国高等教育在学规模3600万,高校在校生2700万,高校每年录取本科专科学生700多万,这些数字都是全球第一 。中国经济GDP总量是全球第二,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7 。
不过,相对于巨大的人口规模和潜在的人才规模,相对于巨大的经济总量,具有创造性的人才,无论是在科学技术成就、人文艺术贡献、还是新产品新品牌新商业模式方面,都显得很不相称,不令国人满意 。
缺少创造性人才,教育首先受到诟病 。这让我想到“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虽然钱学森他当时是针对学术研究而言,但这个问题可以推广到各个领域 。更一般的问题是:相对于我们对教育的投入,相对于我们的人口规模,相对于我们经济总量,从我们的教育体制中走出来的具有创造力的人才为什么这么少?
过去十年,我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担任院长 。这十年的经历让我确信,我们的教育体制,有它的长处,所以才有迄今为止的经济增长,但也有它致命的短处,尤其不利于杰出人才成长,不利于创新 。
其中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对教育的认识,过于局限在“知识”上,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获取知识,好像就是教育的全部内容 。
“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深入人心,不能说是不对的 。但是,创造知识的力量又是什么?仅靠知识就能创造新知识吗,就能产生创造力吗?我看不一定 。创造力需要有知识,但是不仅仅是知识 。
人的创造性或创造力从哪里来?我有一个简单的假说,就是:创造性等于知识乘以好奇心和想象力 。这样一个简单的公式马上告诉我们,知识越多,未必创造力越大;所以,创造力并非随受教育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
知识通常是随着受教育的增多而增多 。经济学家度量“人力资本”的通常做法,就是计算受教育的年限 。但是,好奇心和想象力与受教育年限的关系就没有那么简单了,非常取决于教育环境和方法 。
我们有理由相信,儿童时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特别高 。但是随着受教育越多,好奇心和想象力很有可能会递减 。这是因为,知识体系都是有框架,有假定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往往会挑战这些假定,突破现有框架,这在很多情况下并不正确,所以会被批评,但是这在客观上就容易产生压制好奇心和想象力的效果 。
在我们国家的应试教育制度下,情况更糟,当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好成绩,教师教书的目标是传授标准答案,那么教育越投入,教师和学生越努力,好奇心和想象力被扼杀得越系统化、彻底化,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减少程度就越大 。
如果创造力是知识与好奇心的乘积,那么随着受教育的时间增加,前者在增加,而后者在减少,结果作为两者合力的创造力,就有可能随着受教育的时间增加先是增加,到了一定程度之后会减少,形成一个倒U形状,而非我们通常理解的单纯上升的形状 。
这就形成了创新型人才培养上的一个悖论:更多教育一方面有助于增加知识而提高创造性,另一方面又因减少好奇心和想象力而减少创造性 。这两种力量的合力使得预测教育对创造性的贡献很难,但是能解释为什么有些大学辍学生很有创造性 。
对我的这个假说的一个支持是去年7月31日美国《纽约时报》的一篇报道,介绍了一项中国、美国、俄罗斯三国教育学家正在进行的研究 。在对电子工程和计算机专业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初步比较中,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推荐阅读
- 砂锅里做什么菜好吃
- 砂锅水晶粉丝做法
- 砂锅怎样防裂
- 砂浆垫层的做用
- 砂轮的特性由哪些要素组成
- 砂仁在调料里起什么做用
- 砂糖橘保存的最佳温度是多少呀
- 砂型铸件的结构设计
- 属兔适合养什么花 属兔适合养啥花
- 莎士比亚的代表作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