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乐天上海总部关闭( 二 )


当然,悦诗风吟等韩妆品牌在中国市场跌下神坛,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主打技术功效的国货品牌不断崛起,蚕食了韩妆品牌的市场份额 。2021年销量排在前十位的品牌,有六个来自我们国内,韩妆品牌却从市场销量的佼佼者沦为边缘产品 。
韩国乐天上海总部关闭33月16日,据韩国SBS电视台报道,乐天集团即将解散中国总部,加大对东南亚地区国家的投资 。
乐天集团是韩国五大集团之一,曾在世界500强排名第28位,于1994年进军中国市场 。此后该集团旗下的乐天玛特、乐天百货等主要子公司均在中国成立合资企业 。为更好发展在华业务,乐天集团于2012年在上海成立了中国总部,即乐天(中国)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乐天管理”) 。
天眼查APP信息显示,乐天购物、乐天控股株式会社、LOTTE CHEMICAL(乐天化学)为乐天管理股东,持股比例分别为70%、15%、15%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乐天管理的公司状态仍是存续,但已出现了注销备案信息,清算组备案日期显示为2021年10月29日,注销原因为决议解散 。
据《朝鲜日报》报道,乐天集团相关负责人称,集团从2021年底便开始讨论清算,预计于今年上半年完成行政手续后,中国总部将正式关闭 。但这并不意味着乐天这一品牌彻底告别了中国市场,上述相关负责人称,乐天化学等中国项目仍将继续推进,乐天百货成都分店还将继续营业 。
2012年,乐天集团会长辛东彬曾制定了2018年销售额达200万亿韩元,成为亚洲十大企业的经营目标,并将中国作为核心战略市场,在上海成立中国总部 。但中国总部成立不过4年后,乐天在中国的经营陷入困局,大批子公司先后停业,总部也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
最先显露颓势的是乐天集团旗下的乐天购物,该公司拥有乐天玛特、乐天百货、乐天综超、乐天便利店四种业态 。
乐天系的零售业态曾对中国市场表现出勃勃野心 。2007年,乐天玛特通过收购仓储式卖场万客隆进入中国市场,此时正是沃尔玛、家乐福等大卖场高速扩张时期 。
2009年10月,乐天玛特再次全盘收购江苏区域超市时代零售的`65家门店,乐天玛特在华门店数量迅速提升至100家,并在2010年提出了要在2018年门店数量达到300家的计划 。此外,乐天百货也于2008年在北京开出首家门店,后扩大经营至沈阳、成都等地 。
但这些努力都没有回报 。
乐天购物的财报显示,仅2017年一年,乐天玛特在华亏损达到2680亿韩元 。乐天百货在中国市场也遇到了水土不服 。乐天百货在华业务于2016年销售额为970亿韩元,但亏损达700亿韩元;2017年销售额为760亿韩元,亏损额为700亿韩元;即便是在频频关店,以降低亏损幅度的2018年第一季度,乐天百货在华销售额约为200亿韩元,亏损额则为160亿韩元 。
不过,在政治冲突爆发以前,乐天玛特自身的经营问题就不少 。
2008至2010年,乐天玛特分别亏损51亿韩元、84亿韩元和60亿韩元 。到2018年,韩国本土大型仓储超市的颓势已显露无疑 。根据韩国流通业联合会的统计数据:2018年9月,韩国三大仓储超市连锁(易买得、乐天玛特、Home Plus)的平均同比增长仅1.5%,达到历年同期的最低增长值;而在此前的7月,更是达到负增长 。
具体到中国市场,2010年至2017年,乐天玛特的中国门店数始终徘徊在100家左右,主要布局在华东地区 。在门店数并没有增加的情况下,乐天玛特的经营也一直饱受“本地化不够、管理脱节”等诟病 。与此同时,大卖场业态在中国也随着电商崛起节节退败,更何况是一直沿用韩国模式在中国发展的保守韩企 。自身经营策略失当也是乐天失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
事实上,2013年至2017年,乐天玛特曾分别接触过中粮集团、物美、永辉、大润发、沃尔玛等企业,意在出售中国区业务 。
乐天集团曾想挽救中国市场业务 。2017年3月以及8月,乐天集团分别紧急调动3600亿韩元和3400亿韩元,为乐天玛特中国区“输血” 。但最终在2018年,乐天玛特和乐天百货宣布告别中国,乐天七星饮料和乐天制果等食品公司也于2019年退出中国市场 。
到如今,乐天集团的零售部门仍一蹶不振 。
《韩国时报》在2021年底报道称,尽管韩国主要经济指标有所改善,但乐天集团零售部门的利润继续下滑 。最近的一份文件显示,在其财政年度的第三季度,乐天购物报告的营业利润达到289亿韩元,同比下降74% 。
在筹备关闭上海总部的同时,据“36氪”2021年12月报道,乐天集团考虑出售其停滞四年的沈阳乐天世界项目,价格至少为100亿元人民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