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规矩和爱心得感悟范文( 四 )


做规矩的目的是培养孩子的敬畏感 。这句话是《规矩和爱》书上说的 , 说的太棒了 。书上教导我们给孩子树立规矩应该注意的几点 , 我感觉很有启发 。
1、培养孩子对规矩的敬畏之心 。君子之心 , 常有敬畏 。
2、做规矩需要树立权威
3、做规矩不能随便 。
《规矩和爱》真是一本好书 , 做父母的必读的一本书 , 它让我们懂得了如何从做好父母开始 , 去给孩子建立规矩;它告诉我们规矩建立时应注意的问题 , 给规矩以权威 , 让孩子对规矩产生敬畏感;它告诉我们父母给予孩子的爱是严宽有度、是有规矩的爱 , 而不应该是无原则的溺爱或宠爱 。
教育孩子是门学问 , 想让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 , 那我们就需要在学习中不断摸索教育的方法 , 与我们的孩子一起共同成长 。
2021规矩和爱心得感悟范文5
身为人父 , 我读了不少有关于育儿的相关书籍 。其中有些是教导教育方法的 , 有些是介绍沟通技巧的 。有些是讲解教养方式的 , 有些是解析孩子心理的 。在众多的同类书籍之中 , 我认识到了当今身为父母的不易 。而养育好一个孩子的前提是父母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或者正确的教育理念 。“百年大计 , 教育为本” , 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 , 我无时不感觉到身上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
赵校长说过“习惯决定性格 , 性格决定命运” 。使孩子们从小养成一个良好的性格 , 是大有稗益的一件事 。通过通篇的阅读 , 我其实感觉是受益匪浅的 。尤其是看到那段“没有不能做规矩的孩子 。只有不会做规矩的父母“更让我坚定给孩子竖规矩的使命感 。老人们常说“从小看到老” , 殊不知 , 孩子们长大之后的一言一行与从小养成的规矩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的 。
成功的教育是爱和规矩的结合:真正的爱是带有规矩的爱 , 真正的规矩是体现爱的规矩 。每个孩子都是我们美好的未来 。他们理应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呵护 。而方法何在呢?本书给了我们很好的提示 , 让有爱的“规矩”起来 , 并时刻伴随着他们的成长 。
1、规矩的根源是爱 , 归根结底就是我们把感性的爱上升到理性上来 。因此规矩的`建立要本着遵循不伤害自己 , 不伤害他人 , 不伤害环境的大原则 。具体规则则依据孩子年龄 , 让孩子做自己能负责的事(比如5岁左右的孩子可以让他们自己穿脱衣服 , 收拾碗筷 , 整理玩具和书籍 , 按时吃饭不磨蹭等等)不要超于孩子年龄段设立孩子做不到的规矩 。——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了解、理解自己的孩子 , 对做不到的事情要宽容 。
2、在立规矩和培养孩子规矩意识时(也就是管教时) , 不是出自自身的情绪 , 而是出于规则本身 。即违反规则时管教 , 而不是自己需要发泄情绪时管教 。这点很重要 , 情绪管理是很多大人都未完成的任务 。管教时要带着爱 , 让孩子感觉到规则背后的爱 , 而不是感到规则是冷冰冰的 , 是跟自己作对的 , 是让自己受苦的 。这也是懒妈友童跟我们分享过的:管教是温柔的坚持 , 即持一种负责任的、让孩子感受到爱的、坚定的态度进行 。管教时父母要有内心的力量 , 要树立权威感 , 让孩子意识到 , 我管你是因为我爱你 , 我比你更知道什么对你好 , 你在界限里是安全的 。
3、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父母自己受教育成长的过程;要改变孩子 , 父母先改变自己 。因此在给孩子建立规则的同时 , 大人也要遵守规则 , 给孩子做好榜样 , 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也就是王涛博士所说的早教原则之一——共同成长原则 。
4、关于打孩子 。王涛博士的观点我很认同 。可以打 , 但不能发怒时打 , 要带着爱打 , 打前要沟通 , 打时要用一种仪式化的东西进行(比如一根杖) 。另外 , 在孩子青春期时不要打孩子 , 那时候孩子很叛逆 , 用这种方式教育效果不好 , 更多的用谈心的方式 。(其实我感觉小时候给予充足的爱和规矩 , 青春期应该过渡得顺利一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