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和本我的区别是什么?


自我和本我的区别是什么?

文章插图
一、形成不同
1、自我: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自我意识从发生、发展到相对稳定,大约要经过20多年时间,综观自我意识的形成过程,可以把它分成四个阶段 。
自我意识萌生时期(生理自我形成发展期)自我意识形成时期(社会自我形成发展期)自我意识的发展时期(心理自我形成发展期)自我意识完善时期(自我意识同一期) 。
2、本我:本我由各种生物本能的能量所构成,完全处于无意识水平中 。它是人出生时就有的固着于体内的一切心理积淀物,是被压抑、摈斥于意识之外的人的非理性的、无意识的生命力、内驱力、本能、冲动、欲望等心理能力 。
二、表达内容不同
1、自我:个体对其存在状态的认知,包括对自己的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及社会角色的认知 。
2、本我:人格中最早,也是最原始的部分,是生物性冲动和欲望的贮存库 。本我是按“唯乐原则”活动的,它不顾一切的要寻求满足和快感,这种快乐特别指性、生理和情感快乐 。
自我意识表现
1、自我评价指个体对它自己的判断,是一个人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心理的自我阶段是自我意识发展的最高阶段 。
2、自我经历着躯体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个体主要是从自己的身体、衣着、物品、以及家庭和父母对自己的态度来作自我判断,从而表现出自豪或自卑的情绪 。
第二阶段主要从自己的名誉、地位,社会中他人对自己的态度等方面来作自我评价和判断,表露出自尊或自卑的自我体验 。
第三阶段主要表现为对自己智慧、才干、自己的道德水平的方面的评价和判断,从而产生如自我优越感等自我体验,追求政治上的、事业上、道德上的上进和发挥自己的才智 。
3、迪纳和瓦尔波姆在1976年作实验,说明看到镜子里的自我,提高被试对自我的注意,减少了理想的自我与现实中的自我之间的分裂 。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本我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自我
一、三者奉行的原则不同
1、本我是感性、是本能欲望,奉行享乐原则 。
2、自我是理性,是逻辑思维,根据外在环境来调节呈现出来的人格,奉行现实原则 。
3、超我是内心的道德底线,源自人类集体认同的规范,奉行道德原则 。
二、位于心理结构的层次不同
1、本我位于心理结构的最内层,是心理结构中最原始、最隐秘的部分 。如人刚出生时仅有生理需要(物质需要),饿了吃,吃了睡 。但随着生命的成长,人慢慢地有了精神的需要(本我的精神需要是后天形成的) 。
2、自我是本我与外界环境之间的中介环节,自我是在幼儿期通过父母的训练、后天的学习以及与外界打交道的过程中形成的 。
自我是个体人格的执行者 。它从“本我”中分化出来,并遵循现实原则 。其主要作用是调节“本我”与“超我”之间的矛盾,并以合理的方式满足“本我”的需求 。“自我”是个体最常意识到的部分 。
3、超我属于心理的最外一层,人的自我之所以有时会约束本我,是因为有超我的监督和可能的惩罚 。
超我是人格结构中的道德部分,来自个体成长过程中的社会规范、伦理道德及价值观念,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 。
它遵循道德原则,并追求完美的境界 。“超我”与“本我”相对立,并对“本我”产生抑制,同时也对“自我”发挥监控作用 。
三、组成部分不同
1、本我是内心深处的想法和需要,是人的本能冲动 。欲望、情感等是本我的部分 。
2、自我,主要是指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理智、文化、修养、觉悟等是自我的部分,它是本我的“检查官”和“思想工作者”。
3、超我是心理的外部环境 。社会制度、法律、规则、道德、习俗等是超我的组成部分 。
扩展资料:
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与超我三个部分组成 。
本我是人类创造的原动力,超我将它引往正确的方向,由自我来管理和实施 。
自我是心理健康的关键,它总是尽量地、千方百计地按照社会所允许的方式满足本我的需要 。本我与超我之间具有天然的冲突,需要自我来协调统一 。
“本我”、“自我”与“超我”的关系可以用下面例子说明 。
假如去逛街,在商场中看中了一件衣服,可带的钱不够 。这时候,营业员刚好去为别的顾客找衣服,不在专柜里 。这时,“本我”会想把衣服塞进包里带走,“自我”则会提醒要克制一下冲动,而“超我”会提出警告:“绝对不可以这样做,这样做是会受到惩罚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