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镇江的散文( 三 )


西津渡古街位于镇江市区西部云台山麓 , 它创建于六朝 , 街内店铺林立 , 古迹甚多 。元代的石塔 , 宋时的观音洞 , 清代的待渡亭错落有致的木楼 , 飞檐雕花的窗栏 , 高高悬挂的灯笼 。我徜徉古街 , 判若走在古代的画廊里的 。当天渐渐暗下来的时候 , 沿街的霓红灯一盏盏地亮堂起来 , 整个西津渡霓红闪烁 , 灯火阑珊 。
镇江地处长江与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 , 长江孕育了镇江 , 大运河的南北贯通促使了镇江的发展 。从西津渡出来 , 赵弟又载着我去市区江边 。车至一座桥上 , 他让我下车观望 。桥的右边是风平浪静的京杭大运河 , 左边是长江之水滚滚而来 , 不由地让我浮想联翩 。
1500多年前 , 梁武帝萧衍望着奔腾不息的长江之水和连绵不绝的绿色山峦 , 发出由衷赞叹:“此乃天下第一江山也” 。镇江 , 真山真水 , 长江与金山、焦山、北固山交相辉映 , 是一座清新秀丽的山水园林城市 。镇江的山虽不高 , 却有北方山岭的雄伟、险峻 , 南方峰峦的清雅、幽秀 。秀美壮丽的自然景观 , 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和美丽动人的传说故事 , 给镇江这座城市带来无穷的魅力 。
次日早晨 , 镇江城下起了雷阵雨 。雨中 , 赵弟领着我去品尝了镇江特色小吃蟹黄汤包、水晶肴肉、锅盖面 。阵雨淅淅沥沥 , 时下时停 , 赵弟的机动三轮车载着我 , 游览了三国时期吴国孙权的'天下——北固山 , 那里曾经发生过甘露寺刘备招亲的故事 。
烟雨蒙蒙中 , 我们又来到了焦山风景区 。如果说 , 金山是寺裹山 , 那么 , 焦山就是名副其实的山裹寺 。焦山有定慧寺、碑林、古炮台、万佛塔等古迹 。站在焦山绝高处的汲江楼 , 远眺长江 , 天水茫茫 , 一望无边 。
最后 , 赵弟把我送到了离汽车站仅隔一条马路的对面餐馆 。两天时间 , 赵弟载着我几乎已经游遍半个镇江城 。对赵弟的热情相待 , 我心存感激 。更让我感动的是 , 赵弟在我临行前 , 又来电问我是否已按时乘上汽车 。
每个游客对一个城市来讲 , 只是行走匆匆的过客 。一个人对一个城市的印象 , 往往取决于他在这个城市里所遇见的人 。在赵弟身上 , 我感受到镇江人身上的那种细腻温厚、彬彬有礼的苏南人风格 , 以及直率豪放、敢做敢当的苏北人风格 。镇江人 , 他们待人热情、勤劳善良镇江人 , 他们温文尔雅 , 待客有度 。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镇江 , 名山秀水、名胜古迹 , 深厚的文化底蕴 , 孕育了新时代的镇江人 。我为镇江祈祷 , 祝愿镇江经济蒸蒸日上 , 社会繁荣昌盛城市越来越美丽 , 生活越来越富裕!
篇四:镇江行偶然的机会 , 为成全别人的一段姻缘 , 某个周五的下午 , 和猪猪驱车前往镇江 。
正值梅雨季节 , 一路上 , 雨时缓时急 , 我们途经杭宁高速、扬溧高速 , 顺利到达镇江 。
镇江 , 顾名思义 , 担心江水泛滥 , 百姓遭受水害 , 有“镇住江水”的祈望另有一说是 , 当时统治者认为镇江的地理位置优越 , 背山面江 , 形势雄险 , 为镇守江防之地 , 故把原名“润州”改名为镇江 。
异地会闺蜜 , 两厢欢喜 。下榻位于西津渡的“雅狮精品酒店” , 放好行李 , 正好到了吃晚餐的时候 , 四人来到“老码头餐厅”用餐 。
“老码头餐厅”有点像私人会馆 , 装修古朴大方 , 传统木制桌椅 , 店堂内散发着柔和的暖色灯光 。可能是梅雨季节的缘故 , 客人不多 , 难得中餐馆不再熙攘吵闹 , 倒称了我们的意 , 可以细细品尝美酒佳肴 , 间或知心朋友间的交心谈天 。上的菜不是什么山珍海味 , 都属家常 , 但盛放在考究的餐具里 , 加之做工精细 , 也令我们大快朵颐 。无酒不成席 , 喝的是当地产的杨梅烧酒 , 14度 , 四人推杯换盏——人生短暂 , 何不尽享快乐时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