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态度?怎么改变员工的态度?

对态度的理解一、态度的含义
态度(attitude)是个体对特定事物的心理倾向 。我们往往可以用喜欢还是不喜欢、接纳还是拒绝、认可还是排斥这些词语来表明我们的态度 。
二、态度的构成
1.情感成分 。态度的情感成分在态度的三种成分中具有关键地位 。目前对态度的测量通常是关于情感成分的测量 。情感成分是一种情感体验,如“我不喜欢我的上司,因为我的上司在工作中有私心” 。
态度中的情感成分有两类:一类是情景性的情绪,是情感过程的外显部分,带有可观测性、冲动性、暂时性,容易变化;另一类是比较稳定的情感,是由对事物的比较深刻的认识引起的,具有内隐性、持久性,稳定性 。这两个方面从不同的层面表示了态度的情感成分 。情感体验将影响人的知觉活动 。
2.意向成分 。所谓的态度意向成分即人对于事物的一种行为准备状态及行为反应倾向 。如“我不喜欢我的上司,我想调到其他部门”就反映了态度的行为倾向 。
3.知觉成分 。态度的知觉成分是指个体对客体信息的理解和价值评价 。例如,“工作中有私心是不对的” 。
三、态度的功能
1. 调整功能 。帮助人们更好地适应环境,并把这些态度作为今后行为的基础 。

2. 自我保护功能 。使个人在受挫时保护自己 。例如一个晋升失败的人可能会显示自己轻视官职大小的态度 。
3. 价值表现功能 。个人可借他所持有的态度来表现他所推崇的价值观念 。举一个例子,某管理者说:“稳定压倒一切,公司的每项举措都不能破坏人员与生产的稳定 。我不知道如果盲目草率地采用其他公司的管理方式会把我们变成什么样子 。”我们可以从他的态度中看出他在稳定与变革这一对矛盾观念中的价值取向 。
4. 参照框架功能 。态度一旦形成就变成了一种知觉客观世界的参照框架,使人们能够组织和解释周围的世界 。态度如同一扇视窗,它允许人们看到外面的世界,但视窗的大小和开关限制了视野,视窗玻璃的颜色过滤了某些信息,从而影响了知觉的准确性 。
改变员工态度的方法一、宣传法 。所谓的宣传法也就是通过一定的宣传手段,把相关信息传递给员工,以改变他们的原有态度以形成新态度的方法 。在宣传过程中,我们可以适当利用以下三种心理效应 。
1.权威效应 。所谓权威效应是指由于宣传者有一定的威望,因此能产生让受宣传者无异议地接受宣传内容及观点的影响力与效果 。
例如,学校新上任的校长当众和一位已经在教学第一战线上奋斗了三十年的老教师亲切交谈,并阐述了自己对教学方面的重视 。打消了之前普通教师认为新来校长只重基建不重教学的疑虑 。从而对新任校长的态度有所改变 。
2.名片效应 。所谓名片效应是指在阐述自己的观点之前,宣传者先表明态度——自己在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上与受宣传者有一致的意见,造成宣传的观点与受宣传者已有的态度相近、有共同之处的印象,从而使宣传对象更容易接受所宣传的观点 。
例如,我在上网课时,有些学生总迟到、有些上课点名没有反应...... 。我找了一些同学了解了一下原因,许多同学说,网课效果不好,看长了屏幕眼睛疼,如果用手机上课的话,流量那是相当地惊人,而且总爱犯困......,所以不少同学不爱上网课 。了解了原因之后,我就单独找了一个时间和学生们沟通了一下,我对他们说:“特殊时期,各个方面压力都很大,我也有和你们一样的问题,比如眼睛酸痛啊、容易犯困啊等等 。但是在我们国家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以自己的方式表达我们的爱国之情 。

我们的爱国方式很简单,就是老师好好上课,学生好好听讲!上网课确定是有一些困难,但是完全可以克服,我们也必须克服!这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义不容辞,责无旁贷的!”自那以后,上课效果好了不少 。迟到、不专心听讲的事情少了很多 。虽然还是没有完全杜绝,但是总体来讲,收效还是很显著的 。
3.“自己人”效应 。“自己人”效应是指不仅宣传者与宣传对象间的观点一致,而且他们之间的任何相似之处(职业、民族、籍贯、经历、学历、研究领域等)都会增强宣传效果 。因为相似之处会使人产生认同的趋向,把对方看作“自己人”,从而缩短了心理距离 。
例如,我在指导本科毕业班学生毕业设计时,通过腾讯会议和学生见了面,我明确表示——“咱们都是自己人!我是你们的亲老师,你们是我的亲学生 。没有什么不可以交流的” 。通过这种方式,我一下子就拉近了和学生之间的距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