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开始进入伏天,所谓“热在三伏”,三伏天通常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暑节气的传统习俗及饮食禁忌,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
小暑节气传统习俗
1、吃暑羊
“吃暑羊”是鲁南和苏北地区在小暑时节的传统习俗 。入暑之后,正值三夏刚过、秋收未到的夏闲时候,忙活半年的庄稼人便三五户一群、七八家一伙吃起暑羊来 。而此时喝着山泉水长大的小山羊,吃了数月的青草,已是肉质肥嫩、香气扑鼻 。这种习俗可追溯到尧舜时期,在当地民间有“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之说法 。徐州人对吃暑羊的爱好莫过于当地民谣:“六月六接姑娘,新麦饼羊肉汤 。”
2、食新
民间有很多地方有小暑时节“食新”的习俗 。农民会用新米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祈求秋后五谷丰登 。然后人们开开心心地品尝新酒等 。也有的地方是把新收割的小麦炒熟,然后磨成面粉后用水加糖伴着吃 。这种吃法,早在汉代就有,唐宋时期更为普遍 。唐代医学家说,炒面可“解烦热,止泄,实大肠” 。
生活在城市的人们,会在小暑这一天买少量新米以及新上市的蔬菜、水果等,回到家把新米与老米同煮 。俗话也有“小暑吃黍,大暑吃谷”之说 。我国地大物博,而夏季又正是万物生长的时候,因此应时可口的食品于此时最多 。
3、封斋
湘西苗族的封斋日在每年小暑前的辰日到小暑后的巳日 。这段时期,禁食鸡、鸭、鱼、鳖、蟹等物 。据说误食了要招灾祸,但仍可吃猪、牛、羊肉 。
4、吃伏面
俗话说“热在三伏”,小暑过后就进入伏天 。伏,即伏藏的意思,所以人们应当少外出以避暑气 。饮食上,人们会吃清凉消暑的食品,以度过炎热的伏天 。
入伏之时,刚好是我国小麦生产区麦收不足一个月的时候,家家麦满仓,而到了伏天人们精神委顿,食欲不佳,饺子却是传统食品中开胃解馋的佳品,所以人们用新磨的面粉包饺子,或者吃顿新白面做的面条,就有了“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说法 。在山东,有的地方吃生黄瓜和煮鸡蛋来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鸡蛋,不吃别的食物 。据考证,伏日吃面习俗出现在三国时期 。
5、小暑舐牛
在山东临沂地区,每到小暑,人们有给牛改善饮食的习俗 。伏日煮麦仁汤给牛喝,据说牛喝了身子壮,能干活,不淌汗,民谣有;“春牛鞭,舐牛汉(公牛),麦仁汤,舐牛饭,舐牛喝了不淌汗,熬到六月再一遍 。”
6、吃藕
此外,在民间有小暑吃藕的习俗 。在清咸丰年间,莲藕就被钦定为御膳贡品 。藕与“偶”同音,所以人们用食藕祝愿婚姻美满 。藕与莲花一样,出污泥而不染,因此也被看做是清廉高洁的人格象征 。藕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及丰富的钙、磷、铁和多种维生素,钾和膳食纤维也比较多,具有清热养血除烦等功效,适合夏天食用 。鲜藕以小火偎烂,切片后加适量蜂蜜,可随意食用,有安神入睡之功效,可治血虚失眠 。
7、市冰
冰,性寒,盛夏的时候用冰冷藏肉、鱼、蛋、水果等,可以抑制微生物的活动,长时间保持新鲜清洁 。但是此时不宜多食,因为冰的性质与此时炎热的气候相反,冷热相遇,最容易导致疾病 。《食谱》中有述:“凡夏用冰,止可隐映饮食,令气凉耳,不可食之 。虽当时暂快,久乃成疾也 。”妇女尤其应当注意勿多食寒冰 。我国人民很早便愉得了贮冰用冰 。《周礼》载:“凌人掌冰,春始治鉴 。”鉴是如甄一般大小的容器,在鉴口放上冰块,把食物贮存在鉴中,就像现在的冰箱一样,可以冷藏食物 。
8、弈棋
弈棋,《路史》称是尧帝制作,用来教育儿子丹朱的 。现在广泛应用的,有围棋和象棋 。弈棋可训练思维,使人运用巧思,得心应手,出奇制胜,并养成精密审慎、预料时事的习惯 。所说的品势行局,都是关于对弈双方优劣强弱、奇正胜负的说法 。所以古人把棋书附在兵书之后,而历代的圣主名将,如晋武帝、唐太宗、谢玄、关羽,也都特别喜欢下棋,即使在军中也不荒废 。夏季漫长无聊,于桐荫下对弈,是极有趣味的事,局外之人,也可以作壁上观 。
9、垂钓
盛夏酷署,不适于进行剧烈运动,宜于做怡情养性的活动 。在柳塘垂钓 。披襟当风,则是最令人惬意的闲情逸趣 。
10、斗画眉
画眉,其眉如画,叫声婉转,富于变化,有如百舌鸟 。雄者善鸣好斗,人们多喜欢蓄养 。将画眉放在高笼中,悬挂在廊之下,精心喂养,极具乐趣 。画眉声音悠扬,极为动听,可以解闷添兴 。小暑这天,饲鸟者各提鸟笼,至公园等地,摆开阵势,让画眉相斗,以决胜负 。有民谣形容斗画眉的情形:“身如胡虏尾如琴,颈如削竹嘴如钉 。再添一对牛筋脚,一笼打尽九笼赢 。”
推荐阅读
- 关于朋友的大实话语录
- 为什么我的四季海棠只长叶不开花
- 关于颜色的现代诗歌
- 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小短文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15章概括
- 关于鼠年的谚语
- 干细胞的最大特点是
- 12星座的独身主义者
- 关于水仙的传说20字
- 6月18日出生的女生是什么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