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日历上是12月21日,有的却是12月22日?】春分理论日出时间是06:00,日落时间是18:00 。当然,这种理论是建立在全球昼夜等长,且不考虑地方时差距的情况 。如果按照这种假设,你说的确实正确 。不过,实际情况和你的这一假设差得很远很远 。首先,春分的日照时间并不是12小时,而是在12小时10分钟左右 。这个值既是可以查的数据直接显示的,也是一部分极值数据的平均数 。我是哈尔滨的,我研究的是哈尔滨的日出日落时间 。在以下举例时选取哈尔滨为例 。在传统的理论中,秋分和春分是昼夜等长,冬至就是昼短夜长的极限,夏至则刚好相反 。日出日落时间呈现非常完美的对称性,类似于三角函数 。而实际情况则是:秋分和春分是冬至,夏至日照时间的平均数,但是由于大气层的散射作用,实际上一年中的白昼是长于黑夜的,南北半球都是如此 。从2014年07月到2015年07月(我的一个研究周期)哈尔滨的数据可以看出,秋分(2014年09月23日),日照时间729min(05时21日出,17时30日落),到冬至(2014年12月22日)日照520min(07时12日出,15时52日落),春分(2015年03月21日),日照731min(05时35日出,17时46日落),夏至(日历上是2015年06月22日,实际上21号也是,日照时长是一样的)日照943min(03时43日出,19时26日落) 。这是一年的大致走向 。下面重点回答一下你要的那三个月的走势 。首先说一句,冬至白天时间最短,但是,既不是日出最晚,也不是日落最早的一天 。北半球的日落时间最早的一天是12月11日,日落时间会缓慢地后移,此时,日出时间仍然在向后移动,从12月11日到12月22日,日出时间变化大于日落时间变化,白昼仍然越来越短,冬至以后,日出时间仍然在向后移动,但是小于日落时间的变化,所以白昼变长 。到01月02日,日出时间最晚,在这之后,日出时间向前移动,白昼增加的比较明显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日落时间的变化(后移)大于日出时间的变化(前移),且趋于稳定,日出时间的变化则在慢慢变大 。也就是说,从冬至到大寒的一个月内,日出时间相对稳定,日落时间变化非常明显 。这种趋势维持到02月13日 。日出时间变化量超过日落时间,且继续增大,而日落时间的变化仍然保持稳定 。在03月上旬到中旬的时候,日出时间单日变化量达到最大,日落时间变化量比02月稍有增大 。在这之后到达春分 。注:12月11日,01月02日以及02月13日的表现可以通过数据查询得到,但是原因我还在研究中 。回答的有点乱,希望能够帮到题主
推荐阅读
- 中国机长为什么飞机风挡会裂
- 万达电影上半年预计亏损近6亿,是因为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 翻脸比翻书快,双子座为什么容易情绪化
- 马上金融为什么审核不通过
- 为什么家里一般不要供关公
- 孟婆汤是谁策划的?为什么这么火?
- 为什么银行里都没有设置厕所?办业务内急怎么办?
- 一年工资收入500万美元,林书豪为什么要选择离开北京首钢呢?
- 网文作家十里剑神的小说《重生之都市修仙》为什么不更新了?
- 为什么1万1次的PET petct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