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宝典你应该了解的500个风水常识 500个风水常识( 三 )


第三节:战国先秦时期 各种学术兴起 , 随着《周易》和阴阳五行学说的发展盛行 , 开始建立以“仰观天文 , 俯察地理”为主导的学术思想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 , 不仅承袭了以往的“土宜”观念而且更加具体 , 同时开始有了“气”的观念 。
从《晋书》知“始皇时 , 望气者云‘五百年后金陵有天子气’ , 故始皇东游以压之 , 改其地曰秣棱 , 堑北山以绝其势 。”当时有了“望气者”的说法 , 可见已有风水行业的专业工作者 。
又据《太平寰宇记》卷95记载 , 秦代的长水县有一座山(今浙江省嘉兴县南边) , 秦始皇听术士说山上有王气 , 便遣发了一批死囚去挖山 , 囚徒们受不了劳苦 , 一哄而散 。第四节:秦朝 秦始皇建造的阿房宫占地近300里 , 离宫别馆遍布在山谷 , 以南山为宫门 , 以樊川做池子 , 阿房前殿可坐近万人 。
始皇家动用70万民夫 , 挖空了骊山 , 穿透了三重息壤 , 规模之大 , 真可谓空前绝后 。还有始皇陵 , 占地广阔规模宏大 , 这两大工程的实施 , 说明秦代相地水平是很高的 , 从中不难体会秦代地理勘察技术的高超 , 也可以归功于相地术的发达 。
其实早在先秦时期就有相宅活动 , 一方面是相活人的居所 , 一方面是相死人墓地 。《尚书》载“成王在丰 , 欲宅邑 , 使召公先相宅 。”
这是相阳宅 。《孝经》载“卜其宅兆而厝之 。”
这是相阴宅 , 是用占卜的方法择定地点 。第五节:西汉 相地术更是盛行 。
司马迁《史记》载 , 汉武帝聚会占家 , 问某人可娶否 , 堪舆家说不可 。此时的堪舆家精通天文地理 , 相地术也称为“形法” 。
到了东汉 , 人们开始重视丧葬 , 从而导致风水观念的兴起 。王充的《论衡》中就详细叙述了葬礼的忌讳 。
东汉人非常注重居住环境 , 《后汉书》提到的“使居有良田广宅 , 背山临流 , 沟池环瞥 , 竹木周布 , 场圃筑前 , 果园树后”的家居原则 , 在后世都成为阳宅的基本理论 。在汉代还出现了《堪舆金匮》、《宫宅地形》、《移徙法》、《图宅术》等风水著作 , 标志着风水学在理论上有了初步的归纳和总结 。
第六节:魏晋时期 中国出现了不少风水大家 , 其中最负盛名的是郭璞 , 他的《葬书》将风水术从传 风水 统的相地术中抽出 , 对风水下了定义 , 并全面构架起风水理论 , 奠定了后世风水的基础 。他首倡的“风水之法 , 得水为上 , 藏风次之”迄今传承了一千七百多年而巍然不倒 , 在今天更加熠熠生辉大放光芒 。
中国人习惯把郭璞称为风水鼻祖 。第七节:隋朝 比较而言不太信风水 , 但出了一位有名的相地师萧吉 , 著有《相地要录》、《宅经》、《葬经》、《五行大义》等名著 , 为后人景仰 。
他曾给皇后择吉地 , 当皇帝不听他的建议时 , 他预测到隋朝运数不长 。隋朝宰相杨恭仁迁移祖坟时 , 请了五六批风水师前来相地 , 其中有个叫舒绰的猜中地下之物而受到重赏 。
可见当时还是盛行风水的 。第八节:唐朝 中国历史上少有的鼎盛时期 , 各种学术也广泛兴起 , 同时更加促进了风水理论的发展 , 形成较完善的理论体系 。
当时一般有文化的人都懂得风水 , 出现了一大批名师 。其中江西派风水师杨筠松在民间实践风水勘察和授徒起到了全面推广的作用 , 从那时起 , 在中国广阔的大地上 , 宫宅、乡村、墓葬都不 风水 同程度受到风水学说方面的影响 。
著名的唐玄宗也相信风水 , 《大唐新语》、《太平广记》中有很多风水的记录 。当时的道士也多懂风水 , 唐代设有“司天监” , 专门看天文现象 , 因此司天监里的官员必须懂风水 。
杨筠松就在司天监任过职 , 唐僖宗封他为国师 , 官至金紫光禄大夫 , 专管灵台地理事物 , 可见唐代的风水不但民间相信 , 朝廷也更是重视 。杨筠松后来把宫廷的风水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