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教研组教学设计( 五 )


师:我观察各小组设计实验,大部分用-蜡烛燃烧”进行实验探究,但是你们得出的实验结果与科学家的结论是否一致?不一致 。为什么?想一想,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是什么?(分析:蜡十氧气≠二氧化碳十水,二氧化碳是气体,占据了一定的体积,所以结果会偏小,小于1/5 。同时引导学生改用在空气中能够燃烧,但又不生成其他物质的可燃物)
师:下面老师给大家介绍一种可燃物——红磷,它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一种白色固体一一五氧化二磷 。科学家就是利用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教师边介绍边演示新教材[实验2一】],学生观察、描述现象,师生共同分析,得出结论 。)
三、归纳总结
师:从[实验2--1]中得出以下结论:
1.红磷十空气皇鉴五氧化二磷;
2.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1/5;
3.氮气是不易溶于水的无色无味的气体(从集气瓶水面上升一定高度后,不能继续上升这一现象判断);
4.氮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从燃着的红磷熄灭了这一现象判断);
5.实验表明,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 。其他气体杂质0.03% 。教师简介空气的其他成分,同时讲清三个概念:物理性质、纯净物和混合物 。‘
四、课堂练习’
师:下面我们做几道练习 。
[投影]
1.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氮气 。结合实验讨论:
(1)燃烧着的红磷熄灭了,这种现象说明氮气能不能支持燃烧?
(2)集气瓶内水面上升一定高度后,还继续上升吗?这种现象能不能说明氮气不易溶于水?
2.在标准状况下,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的气体,它的熔点,为一209.9℃,沸点为95.8℃ 。从红磷在氮气中不能继续燃烧的事实,说明氮气不支持燃烧 。许多实验事实都表明,氮气的性质不如氧活泼 。
(教师组织评讲习题,提出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l源,使学生意识到必须防止空气不受污染,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l
五、知识扩展
师:同学们,当你漫步在湖畔边、森林中,阵阵凉风吹过,芳香扑鼻,沁人心脾,多么新鲜的空气呵!但是你们知道.这新鲜的空气需要人类的爱护、保护与珍惜 。才能保持新鲜!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工业的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对空气造成了污染,请同学们想一想,在你的身边发生过哪些空气污染现象?(组织小组讨论,然后提问 。)
生1:摩托车、汽车的增多,导致的尾气排放增多,污染空气 。
生2:前几天报道某乡镇鞋厂发生火灾,橡胶烧排放到空气中的烟雾 。
生3:臭氧层被破坏也会污染空气 。.
师:同学们根据各自的生活经验,从各方面回答了空气被污染的种种现象,下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图2-8中“大气污染”,总结一下大气污染会造成哪些危害?那么我们应该做些什么?(组织小组讨论,然后教师总结o)
[总结]
1.被污染的空气会:(1)严重损害人体健康;(2)影响农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 。
2.我们应该做到:
(1)加大空气质量监测,改善周围环境状况;
(2)使用清洁能源,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以保护大气 。
六、作业布置
1.习题1~6
2.阅读教材第31页“空气质量日报、预报” 。
九年级化学教研组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1.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定义 。
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
3.学习对实验现象观察、描述和分析的方法 。
教学重难点
【重点难点】
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定义 。
2.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
教学过程
学习内容一物理变化
【学习指导】
阅读课本第6~7页的实验1-1(1)和1-1(2),简单介绍一下实验仪器及药品 。老师做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
【讨论交流】
请举出生活中物理变化的几个例子 。
【温馨点拨】
生活中物理变化的例子,木头制成课桌、瓷器破碎、车胎爆裂、汽油挥发等 。
【名师归纳】
1.做化学实验时,应该重点观察试剂(如水、胆矾、石灰石)的颜色、状态、气味等在实验前后的变化,思考为什么发生变化 。
2.物理变化中物质本身并没有发生改变,只是在状态、形状、颜色等方面发生了改变 。
【反馈练习】
1.厨房里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D)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