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初中地理个人教学工作计划( 四 )


三、教材分析
(一)本册教科书由以下四大部分组成 。
第一部分是从世界看中国 , 这章内容是本册课本的总领 , 大体概括了中国的疆域、众多的人口、多民族的大家庭共三个方面的内容 。为后面学习中国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以及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 也为八年级下册区域地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
第二部分是中国的自然环境 , 包括中国的地势与地形特点 , 掌握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的地理位置和特色;学习中国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 中国河流与分布 , 区分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内流区与外流区、内流河与外流河的特点 。本章在中国地理中占有重要的作用 , 内容繁多 , 难度较大 。教学中应注意结合立体模型图 , 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
第三部分是中国的自然资源 , 包括总体现状及特征 , 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等 , 学习他们的分布及特点 , 通过学习本章理解人口问题对自然资源的影响 , 明确节约自然资源的重要意义 。本章的教学重点是土地资源的特点 , 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部分 。
第四部分是中国的经济发展 , 经济是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支柱产业 , 从交通、农业和工业方面分析 , 掌握经济状况 , 铁路干线、农业和工业是重点
(二)教材图文并茂 , 培养形象思维和空间思维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材 , 版式设计生动活泼 , 对地理问题的叙述 , 文字简明扼要形象有趣 , 同时借助多姿多彩直观生动的插图 , 针对性强 , 十分有利于学生形象思维和空间思维的培养 。例如 , 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和中国政区图 , 一幅图用不同的颜色重点点出中国的位置 , 一目了然 , 便于学生形象记忆 , 34个省区也是如此 , 用不同的颜色区分开相邻的省区 , 便于学生掌握 , 让学生进行感性认识 , 形成形象思维和空间思维 。
(三)该教材针对初中生的特点 , 设置了许多学生活动 , 叙述式课文与活动式并列的双系列结构 。同时还穿插课外阅读及小资料 , 对学生的知识面的拓展起了积极作用 , 又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
(四)教学思路(结束八年级上册学习 , 八下学一章内容)
研究现状:这学期时间短 , 八上需要学习四章的内容再加上下册一章的内容 , 内容很基础 , 侧重于能力 。
四、教学目标
通过本学期地理教学 , 使学生能比较熟练的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地理想想 , 进一步提高阅读地图的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 提高学生绘图的能力 。同时 , 通过本期地理教学 , 使学生掌握地理概况 , 包括中国疆域概况 , 中国人口、民族特点及其地理分布特点 , 了解人口问题给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带来的压力 , 掌握中国的自然环境 , 包括地形、地势 , 气候 , 河流概况 , 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与影响 , 了解中国自然资源分布和自然资源所面临的现状 , 提高学生节能、节约的主动意识 , 理解我国的经济现状 , 农业分布特色 , 经济特点 。
五、教学措施
1、强化基本技能训练 , 通过识图、绘图、比较、分析、归纳、总结等方式 , 提高学生地理基本技能和阅读、分析、理解能力 。
2、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双主体的作用 , 采用各种形式 , 给学生一个学习探究、合作的空间 , 培学习地理的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 , 在加强“双基”的基础上 , 注重过程和方法 ,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与培养 。
3、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生学阅读一些信息资源 , 提高读图能力 , 并且要大力开发课程资源 , 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 , 学习生活中的地理 , 学习有用的地理 。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 。结合学科特点 , 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 ,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4、教学中要做到精讲 , 不要面面俱到、拖泥带水 , 要讲究教学技巧和艺术 , 提高课时效益 。训练题要做到精选、精练 , 鼓励微型试题 。做到讲练结合 , 努力提高复习效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