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 此话不假 。开题的目的就是要作者明确写作的思路和方向 , 之后所有的工作都要朝着预定的方向前进 。除了方向 , 开题时还应明确论文的写作重点和难点 , 有些工作可能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就可以完成 , 有些工作却可能需要作者对相关理论进行嫁接和融合 , 对相关方法进行突破 , 这些前人没做过的东西是文章的创新点 , 往往也是重点和难点 。明确轻重缓急 , 不仅有利于使论文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 也有利于作者制定书写计划 , 高效完成书写 。
虽然我们常说写论文 , 其实论文的关键不在于写 , 而在于思考 , 在于有好的思想 , 好的思想的建立就是从选题开始的 。选题是选择有前沿性的、自己感兴趣的好题目 , 因为做一个好题目和一个坏题目所花费的时间是没有太大差别的 , 都要查文献、搜数据、做分析 , 而好坏题目的意义是完全不同的 。在此次论文中 , 我虽做出了能让人耳目一新的东西 , 但所选的方向毕竟有些窄 , 不太前沿 , 所以我答辩之前一直信心不足 , 即使是现在心里也仍有遗憾 。所以 , 选题是至关重要的 , 选题阶段就应阅读大量的参考文献 , 投入大量的时间 , 这个时间的付出一定是值得的 , 事半功倍的 。
二、理论是根基
之前我总以为 , 理论部分是最容易写的 , 这部分不像绪论那样要自己总结梳理 , 也不像实证部分那样要自己搜集数据进行验证 , 理论总是要借鉴别人的 , 借鉴便少不了复制与粘贴 。这种错误的思想使我在论文写作中走了不少弯路 , 理论部分洋洋洒洒写了不少 , 但导师总不能满意:一般概念性常识性的东西不能要 , 因为这会降低论文水平 , 太深奥的本篇论文没用到的东西不能要 , 因为和下文无关 , 同时还应保证这部分内容的篇幅 , 并对下文的创新点有铺垫 。为此 , 我有很长一段时间都在找理论 , 甚至是在文章完成初稿之后我的理论部分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 。常理来讲 , 理论是支撑 , 是根基 , 是首先要明确的 , 而我却本末倒置了 , 所以每修改一次理论 , 整篇论文都要从头到尾修正一遍 , 花费了不少功夫 。幸运的是 , 最终我寻找到了一个切入点 , 把论文的理论与实证有机地结合了起来 , 这本应在开题或论文初期完成的工作 , 我却在论文中后期才做完 。事后我常在想 , 还好这次写的只是硕士论文 , 篇幅不算大 , 内容不算深 , 还算好对付 , 若是博士论文 , 我头两年肯定是白念的了 。
此次硕士论文使我深刻地体会到理论部分的书写绝不是复制粘贴那样简单 , 理论部分在论文中起着支柱性的重要作用:理论错了 , 所有的实证都将没有意义;理论浅了 , 整篇论文的档次就下来了 。选用哪个理论 , 着重用这个理论的哪部分 , 理论和实证如何衔接 , 这些直接关系到论文的质量 。硕士论文是一个系统的过程 , 理论和研究内容相对应 ,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相对应 , 前后呼应 , 一环扣一环 , 理论便是这个链条的第一个环 , 是整个论文的根基 。
理论部分一定要扣题 , 扣准创新点 , 对下文有支撑 。下文要用到的详写 , 用得不多的略写 , 没用到的在不影响整体连贯性的情况下便可不写 , 以保证文章的紧凑简明清晰 。
三、软件仅仅是工具
我是理科生 , 理科生都有个通病——钻 。我总以为自己擅长数学 , 所以每次做统计题都会很兴奋 , 也愿意死抠一些统计软件的原理 , 不弄懂不罢休 。对于学习知识来说 , 这种精神是可贵的 , 而对于管理学论文写作来说 , 这就有些过犹不及了 。研一学习的统计课程由于是一门重要的考试课 , 再加上软件中的许多东西对当时的我来说是陌生的 , 所以投入了很大的.时间和热情来研究为什么要这么操作 , 这样操作反映了怎样的统计原理 。这种思维惯性延续到了做论文期间 , 我的思路总是“跑偏” , 花了时间研究软件是怎样运行的 , 却改变不了任何统计结果 , 我成为了一堆数据的玩偶 , 被数据搞得晕头转向 。以至于到最后每要开始研究一个问题 , 我都要逼着自己事先问一下 , 这个对论文的书写到底有没有用 , 若没有 , 便pass掉 , 因为时间真得是有限的 。
推荐阅读
- 洋葱打底怎么处理 火锅里打底的洋葱怎么切
- 苹果电脑黑屏怎么办
- 如果没钱交不起隔离费怎么办
- 微信邮付怎么绑定商家
- 湖北好之家装饰工程有限公司_工商信用信息_经营范围期限状态_法人_地址_注册资本_怎么样
- 计算机毕业论文总结万能模板 10篇 毕业论文总结万能模板
- 抬头纹太深怎么改善
- 火锅鸡的小料也就是蘸料怎么配
- 守望传说第九章怎么开
- 网络慢怎么办 网络慢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