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常见文学重要知识点( 四 )


(3)适合舞台演出 。人物、事件、时间、地点高度集中,人物不能太多,事件不能纷繁,场景不能过多地变换 。
(4)有舞台说明 。舞台说明写在每一幕(或场)的开端、结尾和对话中间,内容包括人物、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以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 。
【诗歌】
诗歌,是一切文学作品的开路先锋 。是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最凝练、形象地反映生活,富于想象,构思精巧,有一定的节奏、韵律,常根据节奏和音顿分行排列的一种文学体裁 。诗歌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不仅由于它在内容上是用高度精练的语言来抒发丰富的思想感情,而且在于它的表现形式既有别于其他一切文体,同时又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发展、变化:从原始歌谣的不定型,发展到四言、五言、七言诗基本定型,又发展到宋、元的词和曲,以至于今天的新体诗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这种发展变化是相当大的,是很值得我们注意的 。
(1)乐府
乐府原指朝廷所设置的音乐机构 。它的任务,一是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歌制成曲谱,制作、演奏新的歌舞新的歌舞;二是采集民间歌谣,陪上音乐演唱;三是训练演奏人员和歌手 。以供郊祀、饮宴、游观娱乐的需要 。后来,把乐府机构所采集、创作的歌辞,统称为“乐府诗”,或简称为“乐府” 。这样一来,“乐府”一词就由专业机关而变成诗歌的名称了 。最早的乐府诗是配乐歌唱的,后来文人仿照这种体裁创作的乐府诗,不管配不配乐,都一律称之为“乐府” 。
(2)歌行
歌行是古体诗的一种 。汉魏南北朝乐府诗多用歌、行、曲、引、叹、吟、怨、弄、操等,其中以用“歌”、“行”为最多,逐渐合称为一种诗体名 。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常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等古体,篇幅长短不一 。
(3)古体诗
古体诗有两种含义 。一指诗体名,也称为古诗、古风 。与唐以后兴起的近体诗(格律诗)相对应 。其表现形式有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及杂言多种,且不讲究对仗、平仄等格律,用韵也较为自由且可换韵 。在多种体式中,以五言、七言为多 。二是对于古体诗歌的泛称 。又,南北朝时称汉魏无名氏的诗为古诗 。
(4)近体诗
近体诗也称“今体诗”、“律诗” 。是唐代以后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 。近体诗篇有定句,句有定字,讲究平仄,双句压韵,首句可压可不压(五言仄起式首句不用韵) 。律诗除首联尾联外,中间两联(颔联、颈联)还要求对仗 。“今体诗”一名是唐人为区别以前的诗体而采用的说法,为后人沿用,现代则多称为格律诗 。
(5)四言诗
四言诗指全篇每句四字或以四字为主的诗体 。四言诗在殷商时代形成,是我国古代诗歌总最早形成的诗体 。四言诗(这里主要就《诗经》而言)在我国的诗歌发展史上有其特殊功绩 。除了语言的准确精练而外,赋、比、兴的运用,开创了我国诗歌“形象思维”的先河 。东汉以后,“文繁而意少”的`四言诗逐渐衰微,为民间新兴的杂言、五言诗所取代 。
(6)律诗
律诗是一种每首八句、中间两联必须对仗的格律非常严谨的诗 。它在南北朝时代就已经开始出现,到唐代初期基本发展成熟,盛唐以后是它的黄金时代 。律诗分五言律诗(简称“五律”)、七言律诗(简称“七律”)和排律(或“长律”)三种 。此外,还有少量的三韵小律和六言律诗 。律诗的格律非常严谨,在每首的字数、句数、压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 。这些规定可以归纳如下:1、每首限定八句 。2、限定用平声韵,而且必须一韵到底,中间不能换韵 。3、每句的句式、平仄都有规定,而且讲究粘对 。4、每首必须用对仗 。
(7)绝句
绝句是律诗的一种 。每首四句,等于律诗的一半,所以也称“截句”、“断句” 。基本格式仅为四句,绝句有五言、六言、七言等几种,“六绝”较为少见 。绝句分“古绝”和“律绝”两大类 。其中不讲平仄、连对,压韵又可平可仄的,叫古绝;讲究平仄、连对并压平声韵的,叫律绝 。
(8)五言诗
五言诗是由五字句构成诗篇的一种诗体 。五言诗是在民谣和乐府民歌的影响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它从汉代形成一直到近代,在我国古典诗歌创作中,一直是主要的表现形式之一 。五言诗既能反映复杂纷繁的社会生活,又能流漓酣畅地抒发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而且节奏鲜明,音韵铿锵 。五言诗可分为五言古诗、五言律诗、五言绝句等形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