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有疾在腠里 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翻译( 二 )


20、司命之所属:司命神所掌管的事 。司命,传说中掌管生命的神 。属,隶属,管辖 。
21、无奈何也:没有办法了 。奈何,怎么办,怎么样 。
22、臣是以无请也:我就不再请求给他治病了,意思是不再说话 。无请,不再请求 。是以:以是,因此 。(另解:请,询问 。)
23、使:指使,派人 。
24、索:寻找 。
25、遂(suì):于是,就 。

君有疾在腠里 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翻译

文章插图
《扁鹊见蔡桓公》赏析《扁鹊见蔡桓公》虽篇幅不长 , 但叙事结构层层递进,在完整讲述故事的同时,能做到立意深刻,将哲思蕴涵其中,显得意味隽永 。
从首句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交待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原因和主要人物 , 点出了桓侯“讳疾忌医”的主题 。文章以“扁鹊见蔡桓公”一句交待了故事的两个主要人物:扁鹊姓秦名越人,医术高超;蔡桓公即下文所称的桓侯,是当时蔡国的国君 。
扁鹊首次指出桓侯患有疾?。还耸辈≈⒒雇A粼诒砻?,加以治疗就能防止其恶化 。“立有间”三字不仅简明扼要地写出了扁鹊对病人的诊治过程,还表现了扁鹊高超的医术——仅凭片刻之间的观察,就能指出症结所在 。
桓侯对扁鹊的警告不以为意,甚至认为他不过是沽名钓誉之辈 。桓侯否认自己有?。⑷衔缴枷不吨瘟颇切┰窘】档娜耍源死吹弊鲎约旱墓?。
从“居十日”至“桓侯又不悦”,承接上文,故事情节得到进一步发展扁鹊十日后再次觐见桓侯,他说桓侯的病情已经深入肌肤,如不加以治疗,将深入身体内部 。但是桓侯对扁鹊的话仍然置之不理 。
“复见”、“居十日”交待了桓侯病情深入的过程 , 扁鹊没有放弃劝谏桓侯,体现了医者父母心的负责态度 。“君之病在肌肤”一句印证了前文“不治将恐深”的推断 。尽管扁鹊善言劝诫,但桓侯还是不予理睬,甚至表示出不满 。
又“居十日”,桓侯的病从肌肤发展到了胃肠,扁鹊的论断进一步得到验证 , 如果不加以治疗,病情将会持续加重 。但扁鹊劝说桓侯依然无果,桓侯对他三番五次指出自己身体患有疾病感到不悦 。桓侯患疾渐深,渐入不治之境 , 这一情节为下文的转折做好了铺垫 。
第四段是故事的高潮 , 也是情节急转的开始 。扁鹊远远望见蔡桓侯 , 转身就走,这一幕情景使文章陡生紧张感 。扁鹊一改之前耐心进谏的态度,说明桓侯的病已经无药可救 。
桓侯见扁鹊“还走”,十分不解,让人前去询问,扁鹊道出桓侯患病的各个发展阶段,及其相关治疗方法:病在表皮时,热敷即可治疗;病在肌肤,针灸可以治疗;病在肠胃,汤药可以治疗 。而现在 , 病已深入骨髓,是“司命之所属”,就连扁鹊也无可奈何 。
故事最终结局是桓侯不治而亡、扁鹊逃秦 。情节到此戛然而止 , 却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思考空间 。文章揭示了防微杜渐的道理,抨击了统治者迁怒和诿过百姓的丑恶行径 。
《扁鹊见蔡桓公》创作背景战国时代是群雄并立,战乱频繁的年代,也是人才辈出学术思想空前活跃的年代 。诸子百家为了宣扬自己的主张纷纷著书立说、聚众讲学 。“时代造英雄”,这样的时代要求当时的作家的著作逻辑严谨 , 精心选材,说理透彻,令人信服 。
《韩非子》即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 在《韩非子》中,《解老》、《喻老》两篇是道家经典《老子》的重要注解与阐释著作 。
《扁鹊见蔡桓公》即出于《喻老》篇,是为讲述扁鹊为蔡桓公多次“诊病”而蔡桓公却多次“忌医”的故事,在轻松的叙述中渗透生活哲理 。
《扁鹊见蔡桓公》作者介绍韩非(前280年—前233年),战国晚期韩国人 , 韩王室诸公子之一,战国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与秦相李斯都是荀子的学生 。韩非因为口吃而不擅言语,但文章出众,连李斯也自叹不如 。他的著作很多,主要收集在《韩非子》一书中 。
韩非是战国末期带有唯物主义色彩的哲学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但古人认为是阴谋学家 , 韩非的著作一大部分关于阴谋 。其著作有《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等著作,洋洋十万余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