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翻译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翻译

文章插图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翻译:庭院中的月光宛如积水那样清澈透明 。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那是庭院里的竹子和松柏树枝的影子 。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 盖竹柏影也”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的《记承天寺夜游》,文章体现了作者与张怀民的深厚友谊以及对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同时表达了他壮志难酬的苦闷及自我排遣 , 表现了他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
《记承天寺夜游》原文记承天寺夜游
宋·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 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 ,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记承天寺夜游》翻译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恰好看到这时月光从门户射进来,不由得生出夜游的兴致,于是高兴地起身出门 。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 , 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 。
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我俩就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庭院中的月光宛如积水那样清澈透明 。水藻、水草纵横交错 , 原来那是庭院里的竹子和松柏树枝的影子 。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
《记承天寺夜游》注释⑴承天寺:故址在今湖北黄冈南 。
⑵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 。元丰,宋神宗赵顼年号 。
⑶户:一说指堂屋的门,又一说指窗户 。这里指门 。
⑷欣然:高兴、愉快的样子 。行:散步 。
⑸念无与为乐者: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 。念,考虑,想到 。
⑹遂:于是,就 。至:到 。寻:寻找 。张怀民:作者的朋友 。名梦得,字怀民 , 清河(今河北清河)人 。元丰六年也被贬到黄州,寓居承天寺 。
⑺寝:睡 , 卧 。
⑻相与:共同,一起 。中庭:庭院里 。
⑼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这里形容月色如水般澄净明亮的样子 。
⑽藻荇(xìng):均为水生植物,这里是水草 。藻,水草的总称 。荇,一种多年生水草,叶子像心脏形,面绿背紫,夏季开黄花 。
⑾盖:句首语气词,大概是 。这里可以译为“原来是” 。
⑿但:只是 。闲人:清闲的人 。这里是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 。苏轼这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里是一个有职无权的官 , 所以他十分清闲,自称“闲人” 。耳:语气词,相当于“而已” , 意思是“罢了” 。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翻译

文章插图
《记承天寺夜游》赏析文章开头在点明事件时间后,即写月色 , 把月光写得富有人情味 。“月色入户”中“入户”二字,把月光拟人化 。月光似乎懂得这位迁客的孤独寂寞,主动来与他做伴 。“欣然起行”是作者的反应;写出他睡意顿消,披衣而起,见月光如见久违的知心朋友,欣然相迎 。
一个被朝廷所贬谪的“罪人”,可以想见他这时交游断绝、门庭冷落的境况;只有月光毫无势利之情,在寂寥的寒夜里,依然来拜访他 。这四字写出了作者的喜悦和兴奋 。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是写作者与张怀民心有灵犀,及其友情之深厚 。“亦”字写出这一对朋友情怀相似 , 对方的“未寝”也正是作者意料中的事 。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为写月光的高度传神之笔 。短短三句,没有写一个月字,却无处不是皎洁的月光 。“积水空明”,给人以一池春水的静谧之感;“藻荇交横” , 却具有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整个意境静中有动,动而愈见其静 。
“积水空明”是就月光本身作形容 , “藻荇交横”是从松柏倒影来烘托 。两句之间,又有正面与侧面描写之分,为读者描绘出一个冰清玉洁的透明境界 。这个透明的境界,映照出作者光明磊落、胸无尘俗的襟怀 。这几句写月光,也是写作者的心境 。它是一首美妙的月光曲,也是一个透明的梦 。
作者用“积水空明”四字来比喻庭院中月光的清澈透明,用“藻荇交横”四字来比喻月下美丽的竹柏倒影 。以水喻月,本来并不显得新颖,新奇的是作者不用普通的明喻,而以隐喻先声夺人,造成一种庭院积水的错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