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四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

清明节融汇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为一体 , 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合一 , 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们追求"天、地、人"的和谐合一 , 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 。既然这样 , 那你知道清明节的来历吗?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四月四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 , 供大家参考 。
清明节的起源和习俗
晋国贤臣 , 后人尊为介子 , 春秋时期 , 周朝晋国(今山西介休)人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 。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 。为了纪念介子推 , 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 , 在山上建立祠堂 , 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 晓谕全国 , 每年这天禁忌烟火 , 只吃寒食 。
走时 , 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 , 到宫中做了双木屐 , 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 。”“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 , 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
第二年 , 晋文公领着群臣 , 素服徒步登山祭奠 , 表示哀悼 。行至坟前 , 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 , 绿枝千条 , 随风飘舞 。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 , 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 。他敬重地走到跟前 , 珍爱地掐了一下枝 , 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 。祭扫后 , 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 , 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
以后 , 晋文公常把血书袖在身边 , 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 。他勤政清明 , 励精图治 , 把国家治理得很好 。
此后 , 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 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 。每逢他死的那天 , 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 。还用面粉和着枣泥 , 捏成燕子的模样 , 用杨柳条串起来 , 插在门上 , 召唤他的灵魂 , 这东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 。此后 , 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 。每逢寒食 , 人们即不生火做饭 , 只吃冷食 。在北方 , 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 , 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 。每届清明 , 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 , 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 , 以示怀念 。

屈原故乡的清明节习俗
在峡江屈原故乡乐平里有一个神密的传说 , 战国时期(公元前340——278年间) , 屈原之姐女媭为了医治百姓疾病 , 寒食节时 , 日常攀越五指山、攀登女媭洞 , 用灵牛耕地的撇绳 , 演变成千丝万缕的葛藤系在腰间 , 从五指山的顶峰荡向十里之外的九岭头 , 一会儿从九岭头荡向二十里之外的大老岭 , 又一会儿从大老岭荡向峡谷万丈的板仓灵牛山 , 再一会儿从板仓荡回了高不可攀的女媭洞 , 女媭悬于绝壁 , 摘取香花百草 , 为贫困百姓义诊的纪念活动动 。人们为了模访这一有趣的纪念活动荡秋千 。
荡秋千 ,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 。秋千 , 意即揪着皮绳悬空而迁移 。它的历史很古老 , 最早叫千秋 , 后为了避忌讳 , 改为秋千 。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 , 再栓上彩带做成 , 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 。秋千之戏在南北朝时已经流行 。《荆楚岁时记》记载:“春时悬长绳于高木 , 士女衣彩服坐于其上而推引之 , 名曰打秋千 。” , 杜甫《清明》诗中:“十年蹴踘将雏远 , 万里秋千习俗同” ,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载“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竟竖秋千 , 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 。
帝呼为伴仙之戏 , 都中士民因而呼之” , 宋代宰相文彦博诗《寒食日过龙门》 , 诗中描写为“桥边杨柳垂青线 , 林立秋千挂彩绳 。”唐代荡秋千已经是很普遍的游戏 , 并且成为清明节习俗的重要内容 。由于清明荡秋千随处可见 , 唐、元、明、清三代定清明节为秋千节 , 皇宫里也安设秋千供皇后、嫔妃、宫女们玩耍 。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 , 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 , 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沿用至今的清明习俗文化是女媭为民荡秋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