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判断知识点总结 常识判断知识( 二 )


下列关于推进“十”期间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表述 , 不正确的是( ) 。
A.我国耕地资源有限 , 要耕地保护力度

B.森林蓄积量和覆盖率是“十”期间的重要任务
技巧一 关注生活 , 用心积累常识判断考查的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法律、自然、人文等多个领域 。
通过公务员考试网专家的分析 , 文科类考生在这一块是占优势的 。这源于所文科生对于这些常识接触得比较多 , 并且具有文科生的思维方式 , 这一方式理科生可以学习一下 。
就是在看到一个现象事件的同时 , 将这件事对应某一知识领域 , 对其进行思维发散 。比如 , 近年清宫剧很火 , 那么我们在看剧的时候 , 就可以针对其中的细节进行扩散:《康熙大帝》中有一段视频很火 , 其中康熙在乾清宫升起了“正大光明”的匾额 。
我们可以想到这是历史知识和人文常识的结合 。例:匾额是中国古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 显示建筑物的性质 。
下列匾额与建筑物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明镜高悬——贡院 B.万世师表——关帝庙C.还我河山——武侯祠 D.正大光明——乾清宫这是2012年的国考真题 , 就可以用到这种方法 。
技巧二 举个例子 , 破解难题常识判断中有部分专业性比较强的题型 , 主要集中在经济和法律部分 。面对这些题目 , 一方面本身对基础的概念要有一定的了解 。
但是对于非该专业相关的考生来说 , 理解起来可能还是比较困难 , 那么怎么办呢?蒙吗?其实举个生活中的常见例子 , 可以帮助我们有效理解这些题目 。例:汇率变动会对一国对外经济活动产生影响 , 假如某国货币升值 , 则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不利于出口贸易 B.有利于公民出境旅游C.会导致热钱流入 D.有利于消除贸易逆差这道是2011年的国考真题 , 在常识判断中属于难度较大的了 。解答这道题首先要知道货币升值指的是一国的货币对外币价值的上升 。
下面就可以举例子了:以人民币对美元为例 , 原来7元兑1美元 , 升值后6元兑7美元 。那么出口商赚了相同数量的美元 , 兑换的人民币就少了 , 不利于出口 。
中国公民到美国旅游 , 同样数量的人民币可以兑换的美元多了 , 有利于出境旅游 。在人民币持续升值的情况下 , 大量短期套利的热钱会流入 。
因此本题选D 。gwyzk.com技巧三 排除绝对 , 提高比例如果要问什么方法是做选择题的“神兵利器” , 毫无疑问——排除法 。
无论是什么题型 , 除了刚好撞到你“枪口”上了 , 都或多或少能用到排除法 , 常识判断也不例外 。例: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 , 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与影响越来越突出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我国的出口贸易额在“金砖四国”中位居第二我国目前是二十国集团中唯一的亚洲发展中国家我国在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上提出了单位GDP碳减排的量化目标我国已与周边所有的邻国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选项B中有一个绝对形容词“唯一” , D项也有“所有” , 所以这两项基本可以排除了 。
这样准确率就提高到了50% , 剩余的选项就可以通过已有知识进行分析 , 选择C项 。排除法特别适用于对题目知识一知半解的情况下 , 如果选项中出现过于极端、绝对的词语 , 往往可以排除此选项 。
1、常识判断部分 , 考察的范围也越来越广 , 地理、人文、物理、化学、医学 , 从10年将政治经济也加入到国考考试当中 , 从11年开始考查内容加入了国情、人文 。对考生的考察要求也是越来越严格 , 难度较几年前有所增加 。
2、行测是作为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阶段的必考科目之一 , 要求应试者在120分钟内作答130-135道试题 。试题分为五部分: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 。试卷内容丰富 , 考察的知识面较宽 , 知识点较多 , 国考走过的十几个年头 , 行测试题或多或少的发生了一些变化 。纵观2014-2018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 , 行测试题越来越体现人性化 。
技巧一 关注生活 , 用心积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