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的端午节作文400字 印象中的端午节作文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印象中的端午节作文,供大家参考 。
印象中的端午节作文1
战国时代楚秦争夺霸权,诗人屈原位列右大夫,很受楚王器重 。后来,屈原的主张遭到上官大夫靳尚为首的守旧派的反对,他们不断在楚怀王的面前诋毁屈原,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 。有着远大抱负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怀着难以抑制的忧郁悲愤,写出了《离骚》、《天向》等不朽诗篇 。
公无前22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 。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冒死进宫陈述利害,楚怀王不但不听,反而将屈原逐出郢都 。楚怀王如期赴会,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来,楚怀王悔恨交加,忧郁成疾,三年后客死于秦国 。楚顷襄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国,顷襄王仓惶撤离京城,秦兵攻占郢都 。屈原在流放途中,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和郢都攻破的噩耗后,万念俱灰,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的汩罗江 。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同时拿来了粽子、鸡蛋投入江中 。有些郎中还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免遭伤害 。
从此,每年五月初的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 。
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 。“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 。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 。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 。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 。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 。事实也正是这样的 。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 。
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 。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 。俗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 。
印象中的端午节作文2

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山东农村老家过端午,印象有四:
一是吃粽子 。粽子实际上头天晚上就做好了 。故乡的粽子和外地不同,外地是用糯大米做的,故乡是用黏小米做的;外地多数用苇子叶做,云南等少数民族地区还用竹筒做,我们故乡除用苇子叶外,还用类似薄罗叶那样的粽子叶做,且两个粽子对着捆在一起,其他地方少见 。故乡农村人过端午吃粽子就是吃粽子,也没说纪念什么,只是学校的老师说是纪念屈原投汨罗江,更没人去考证屈原是因逆耳忠言的劝谏,还是和楚怀王的后宫私通,而遭嫉恨放逐 。老百姓只知道“吃了端午粽,才把那棉袄扔”,那时人穷,没有毛衣、春秋衫,只有在单衣和棉袄两者之间选择 。就是说,过了端午节,就可完全脱掉棉袄了 。
二是插艾蒿 。天不亮就赶到远处的山野,去采苗高叶壮的艾蒿,回来后就插在门框上,据说可避邪 。实际上是,家中有人得个疮疖什么的疾病,就把那干过后的艾叶采下来,揉成一个个圆锥型的小团,用香点着,让艾烟来熏患部,在中医学上叫“灸” 。再就是多割一些晒干,拧成“烟绳”,夏天用来熏蚊子,由于那时多数人家没有蚊帐 。没有就像四川人在端午节扎艾狗挂在门上,是为了让张献忠识别是穷人家,起义军不杀 。
三是扎五丝 。就是把五彩或七彩的丝线拧成一股细绳,捆在手脖、脚脖上,据说可以辟邪保平安 。刚扎上的时候,色彩很鲜艳 。时间一长,被水湿了,掉了颜色,加上身上的灰沾上,就不新鲜了 。五丝不能随意剪掉,必须等到下雨,剪掉后扔到水里,据说可以变成彩色的小蛇 。
四是戴香囊 。老家叫香布袋、荷包 。男孩戴大锄刃,女孩戴心型的荷包 。里面装的香蓬子都是自己到野地里刨回来晒干的 。那时一种长在沙地里的草,根部像个黑色的枣核,用手掰开,里面是白色的,硬硬的,很香 。这时的小伙子大姑娘在一起,往往瞄着荷包互相扯来抢去嬉闹调情 。故乡的习惯是,戴着香囊,不能去瓜地,说一去就把瓜给轰了,光开花不结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