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欲来山满楼,黑云压城城欲摧什么意思


风雨欲来山满楼,黑云压城城欲摧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风雨欲来山满楼,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意思是大雨将至,风声四起,吹彻高楼的情景,黑云密布在城的上空 , 好像要把城墙压塌似的 。这句诗比喻局势将有重大变化前夕的迹象和气氛 。前一句出自诗人许浑的《咸阳城西楼晚眺》,后一句出自诗人李贺的《雁门太守行》 。

《咸阳城西楼晚眺》原文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
【风雨欲来山满楼,黑云压城城欲摧什么意思】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
行人莫问当年事 , 故国东来渭水流 。
《咸阳城西楼晚眺》翻译登上百尺高楼,引我万里乡愁 。芦苇杨柳丛生,好似家乡沙洲 。
乌云刚刚浮起在溪水边上,夕阳已经沉落楼阁后面 。山雨即将来临,满楼风声飒飒 。
秦汉宫苑,一片荒凉 。鸟儿落入乱草之中,秋蝉鸣叫枯黄夜间 。
行人莫问当年繁华盛事,都城依旧,只见渭水不停东流 。
《咸阳城西楼晚眺》注释1、咸阳:今属陕西 。咸阳旧城在西安市西北,汉时称长安,秦汉两朝在此建都 。隋朝时向东南移二十城建新城,即唐京师长安 。唐代咸阳城隔渭水与新都长安相望 。
2、蒹葭:芦苇一类的水草 。蒹 , 荻;葭,芦 。汀洲:水边之地为汀、水中之地为洲,这里指代诗人在江南的故乡 。
3、溪,指磻溪;阁,指慈福寺 。
4、欲:将要 。
5、当年:一作“前朝” 。
6、行人:过客 。泛指古往今来征人游子,也包括作者在内 。
《咸阳城西楼晚眺》创作背景此诗大约是许浑于唐宣宗大中三年(849年)任监察御史的时候所写 。此时大唐王朝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之际,政治非常腐败,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一个秋天的傍晚,诗人登上咸阳古城楼观赏风景,即兴写下了这首七律 。
《咸阳城西楼晚眺》作品赏析颔联写晚眺远景 , 寓意深远 。诗人傍晚登上城楼,只见磻溪罩云,暮色苍茫 , 一轮红日渐薄远山,夕阳与慈福寺阁姿影相叠,仿佛靠近寺阁而落 。就在这夕照图初展丽景之际,蓦然凉风突起,咸阳西楼顿时沐浴在凄风之中 , 一场山雨眼看就要到了 。这
是对自然景物的临摹 , 也是对唐王朝日薄西山,危机四伏的没落局势的形象化勾画,它淋漓尽致而又形象入神地传出了诗人“万里愁”的真实原因 。云起日沉,雨来风满,动感分明;“风为雨头”,含蕴深刻 。此联常用来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气氛,是千古传咏的名句 。
颈联写晚眺近景,虚实结合:山雨将到 , 鸟雀仓惶逃入遍地绿芜、秋蝉悲鸣躲在黄叶高林 , 这些是诗人眼前的实景 。但早已荡然无存的“秦苑”“汉宫”又给人无尽的联想——禁苑深宫,而今绿芜遍地,黄叶满林;唯有鸟雀和虫鸣,不识兴亡,依然如故 。
历史的演进 , 王朝的更替 , 世事的变化沧桑,把诗人的愁怨从“万里”推向“千古”,以实景叠合虚景 , 吊古之情油然而生 。
尾联作结,融情于景 。诗人最后感慨道:羁旅过客还是不要索问当年秦汉兴亡之事吧!我这次来故国咸阳,连遗址都寻不着 , 只有渭水还像昔日一样长流不止而已 。
“莫问”二字,并非劝诫之辞,实乃令人思索之语 , 它让读者从悲凉颓败的自然景物中钩沉历史的教训;一个“流”字,则暗示出颓势难救的痛惜之情 。渭水无语东流的景象中 , 融铸着诗人相思的忧愁和感古伤今的悲凉,委婉含蓄,令人伤感 。
《咸阳城西楼晚眺》作者简介许浑,字用晦,一作仲晦,祖籍安州安陆,寓居润州丹阳(今属江苏),遂为丹阳人 。武后朝宰相许圉师六世孙 。文宗大和六年(832)进士及第,先后任当涂、太平令 , 因病免 。大中年间入为监察御史,因病乞归,后复出仕,任润州司马 。历虞部员外郎,转睦、郢二州刺史 。晚年归丹阳丁卯桥村舍闲居,自编诗集,曰《丁卯集》 。
《雁门太守行》原文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
角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
报君黄金台上意 , 提携玉龙为君死!
《雁门太守行》翻译敌兵滚滚而来 , 犹如黑云翻卷 , 想要摧倒城墙;我军严待以来,阳光照耀铠甲,一片金光闪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