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边城的读后感1000字 关于边城的读后感

沈从文的笔下,边城的故事没有城市的喧嚣,纯净的如同那一汪的水,写景,写人,写景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关于边城的读后感,方便大家学习 。
关于边城的读后感1
人向往的是什么?
一片树林、一片大地、一个蓝天,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世界 。当人类生存在这个世界的时候,这个世界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变化:一座小屋、一个村庄、一个城镇……一个步伐、一辆自行车、一辆轿车……
不知道这个世界是在进步还是在退化?人手所创造的不知道得否满足于他们的心意?人心所追求的到底是什么?当你贫乏的时候,追求的是财富;当你动荡的时候,追求的是安定 。
而如今这个时代,繁华的城镇里高楼拔地而起、街道上车水马龙、行色匆匆的人们在忙碌中建设着社会的发展 。这景象本应符合人类的追求,但经历过农村生活的城镇人们却开始向往农村的环境 。这似乎有点矛盾,从落后的农村到发展的城镇,从发展的城镇又到落后的农村 。
《边城》所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这样一副画面:“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 。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 。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一只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 。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 。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 。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 。”
在如今,城镇的物质建设虽然显得腾飞发达,但是在建设的背后又显露出另一方面的破坏 。就像自然环境,是那样的污染不堪:树木被伐、空气干躁、噪声不断、垃圾成堆 。这样的环境,使人的身心受了严重的压抑 。所以,人又是那么向往农村那种清静、舒畅的生活空间 。或许这也是《边城》作者的思路 。
并且在现今的时代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显得是那样的陌生和功利 。为了自身的利益,大家似乎都卷入你争我夺的潮流当中 。在建筑物空间越来越狭小的同时,人与人的心灵同样显得狭窄;在交通便利的今天,人与人来往的途径是那样的便捷,但人的沟通却是那样的艰难 。一道墙,不单是隔绝了人与人之间的居住场所,也同时隔绝了人心灵的来往;一扇防盗门,似乎避免了外人的闯入,但同时也囚牢了自己与外界的联络 。

而在《边城》里面让我们看到的是人的淳朴、勤俭、友善、和平的景象 。
关于边城的读后感2
一口气,读完《边城》 。在这样一个静谧的潇潇落雪的午后,被一只温婉轻柔的南国之手、被幽若辰星的一个目光,牵引着,穿越70年的时空,走进古朴的湘西“茶峒”,走近一条河溪、白塔,走近一个摆渡的老人,走近一个天生天养水晶般纯净的女孩子,走近一条乖巧忠诚、通人性的黄狗……
我知道,那是沈从文的世界,是他魂牵梦萦的一片乡土 。有一年出游,我也曾到过水雾蒙蒙的湘西小城,蜻蜓点水般掠过那儿的青山绿水、黑瓦黄墙、吊脚楼,体味那一种久违的安宁和潮湿,然而,不深刻,远没有这本薄书给我的多!
合上书本,一种莫名的情绪雪雾一样迅速包裹了我,可我说不出哪是什么,似乎是书中反复出现的“薄薄的凄凉”,又似乎不是,但它无比准确地击中了我,让我这个“现代文明”武装到牙齿的庸俗之人,也不得不悲哀,不得不思考:生命的卑微、朴素的爱情、人性的光辉、平淡的岁月、谜一样的命运、冥冥中的天意,痛苦以及欢乐,追求以及失落……善良的人们啊,其实想要的真不多!人总要坚守点什么!不管是苦难还是幸福,不管走水路还是走旱路,不管是负重还是轻松,酸甜苦辣总要一一尝过 。心平气和,安安静静地取走由造物分给你的那份生活,是苦是甜,均无须抱怨 。平凡的世界,无论发生过什么,正在发生什么,黄昏照样的温柔,美丽,平静 。
“要碾坊,还是要渡船?”这个苍凉的声音荡过万水千山,经久在我耳边盘旋 。
关于边城的读后感3
清莹的河水摆动着,弯曲了光线,斜射在水底的碎石上,微风拂过,带来细碎的草叶及竹雀草虫婉转的歌声 。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一户人家,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狗 。

简单的人,简单的故事,简单的情感 。它没有大悲大喜,没有惊心动魄,没有撕心裂肺 。它就那样静静地诉说着,那样真实,那样细腻,它就象一眼清泉,轻柔地将人包围,慢慢地将人感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