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小知识剪贴画 情绪小知识( 四 )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不同地区的发展很不平衡,特别是还存在着学科化、医学化、片面化、形式化、孤立化等不良倾向 。4、社会环境的影响 。
学校教育展示给学生的是正面教育;而当今各种思潮冲击着我们的社会,纯洁的教育内容与复杂的社会生活之间形成强烈反差,致使学生陷入无以参照、无以归附的境地,学生思想的混乱、情绪的波动,也是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之一等等 。三、应对小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对策 俗话说:“心病还需要心药治” 。
心理疾病虽然形成原因复杂,处理起来较为棘手,但是并非与生俱来,更不是不可救治的 。关键在于要以人为本,对症下药,才能收到积极的成效 。
在实践中,本人认为,可采取以下方法: 1、消除逆反心理——沟通与交流 。我们首先培养学生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要求他们在广阔的社会中,磨练自己的思想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才;其次是要求他们从积极的意义上去理解大人,让学生明白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是善意的批评,家长老师也使人,也有正常人的喜怒哀乐,也会犯错误 。
我们只要抱着宽容的态度去理解这些事情,也就不会逆反了;再次是教育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把握自我,努力改善自我,平时常提醒自己遇事尽量克制,多进行沟通,增加信任度,也就多了一份理解;最后是要求家长和教师多注意孩子的心理需求,及时了解他们在想什么,想做什么,多听他们的呼声,理解他们的欢乐与苦恼,放下长辈的架子,与孩子建立起平等的长幼关系 。2、消除自卑孤独心理——增强自信 。
产生自卑孤独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般来说主要是因为生理的原因、遭遇挫折和心理创伤、性格因素、家庭教育问题以及需要的得不到满足等 。消除自卑孤独心理关键是对自己现存力量感到满足!教师要帮助学生来分析他们的优点,正确做出评价,发挥自己的长处;其次是千方百计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
我们联合各科教师共同给学生增强自信心,不让他们觉得什么都弄不好;最后是引导学生以勤补拙和扬长避短来克服自卑 。教师要帮助这部分学生找到自己的突破口,通过勤奋努力,在某个方面做出成绩来 。
3、消除敏感与脆弱心理——培养意志 。消除脆弱心理首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提高认知水平;其次是提高学生自控水平,培养耐挫能力;第三是克服悲观消极的心态,树立自 。
心理素质的结构及其内外关系摘要:心理素质是一个人的性格品质、心理能力、心理动力、心理健康状况及心因性的水平或质量的综合体现 。
它们共同组成广义的心理素质的内在结构 。各因素间相互联系,互为基础和条件 。
心理素质居于人的整体素质 的核心,其各方面分别构成其他素质发展的基础 。心理素质作为人的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
以系统地培育学生心理素质为主要目的的心理教育正迅速进入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领域 。那么,到底什么是心理素质,它主要由哪些因素构成,各因素间有什么联系,与其他素质是什么关系,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这些既是教育理论研究必需解决的课题,也是心理教育实践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 。
在理论上,它事关心理教育学这一亟待建立的新兴学科的逻辑起点、研究内容及其归宿 。在实践上,它决定着心理教育的目的 。
内容以及如何评估 。对于心理素质这一概念内涵的系统的专门论述,目前尚不多见,但从相关研究的表述及人们的一般认识看,存在着三种不同的倾向 。
其一是扩大化、泛化趋势,即将人的整体素质仅分为身心两种,将除生理素质以外的一切因素统统归之于心理素质这一概念的范畴之中 。诚然,德、智等方面的素质都得以心理素质为基础,体现着心理素质的功能,但其间毕竟有着一定的区别 。
这一界定实际上混淆了心理素质与其他素质的界限,在实践中易导致心理素质教育所独有的目标 。内容 。
功能的模糊乃至丧失,使人们误以为德育和智育实际上就可取代心理素质教育,因而不利于心理教育实践 。其二是,将心理素质狭义化,即将某一具体内容的心理教育等同于系统、全面的心理教育 。
诸如,视心理素质教育就是自信心培育,或承受挫折能力的训练,或心理卫生教育等 。这些内容无疑都属于心理教育的范畴,但不宜将其中某一子系统与整个系统相等同 。

推荐阅读